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纤维混凝土抗接触爆炸性能研究

胡金生  杨秀敏  王安宝  邓国强  董军  
【摘要】:针对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种材料试件开展了接触爆炸试验,对其试验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各试件迎爆坑尺寸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三种材料的抗爆性能系数。从研究结果看钢纤维混凝土抗爆性能最好,钢筋混凝土最差,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居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纤维薄板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研究”通过成果鉴定[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国外动态[J];工程质量;2006年09期
3 李左江;炭纤维增强混凝土新式构件在建筑中的应用[J];新型炭材料;1994年01期
4 李湘洲;日本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若干动向[J];吉林建材;1995年04期
5 W.Brameshuber ,张海云;拉伸载荷下增强混凝土的复丝纱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J];国外纺织技术;2004年03期
6 王建坤,高晓平,刘玉梅;纺织废料再生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温晓海;刘鸿森;任在梁;;利用石粉配制C50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2期
8 ;科研所请美国专家讲课[J];华南港工;1998年03期
9 徐新生,邓宗才,徐爱敏;连续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1996年06期
10 宋显辉,张华,李卓球;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裂纹钝化后的弯曲强度评价[J];实验力学;2004年03期
11 李晓军;郑全平;杨益;;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板爆炸局部破坏效应[J];爆炸与冲击;2009年04期
12 于江;时党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接触爆炸破坏效应的试验和数值分析[J];爆破器材;2008年04期
13 ;钢纤维可增强混凝土的抗爆性能[J];金属制品;2003年01期
14 李占生;;“纺织废料增强混凝土的研究”项目通过市教委验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5 卢康道,孙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抗爆性能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5期
16 张想柏;杨秀敏;陈肇元;邓国强;;接触爆炸钢筋混凝土板的震塌效应[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7 李利莎;张洪海;梁大伟;;接触爆炸钢筋混凝土板的数值模拟分析[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18 唐献述;贺五一;刘阳;龙源;纪冲;;接触爆炸作用下SFRC破坏效应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6期
19 王飞;陈卫东;;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板壳结构数值仿真分析[J];强度与环境;2010年04期
20 杨涛春;李国强;王开强;;接触爆炸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波传播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金生;杨秀敏;王安宝;邓国强;董军;;纤维混凝土抗接触爆炸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2 郑全平;卢芳云;卫明山;曹海;牛小玲;王启睿;;钢纤维钢筋混凝土爆炸局部破坏效应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晓明;;纤维复合材料棒(C-BAR)增强混凝土在建筑工业的应用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彭华;乐运国;曹定胜;王文安;;高性能复合纤维与细灰增强混凝土的性能研究[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潘桂梅;贺玲凤;周希平;张洁;;增强混凝土弯曲韧性的试验手段[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华挺;张俊芝;傅招旗;朱燕东;吴灵杰;;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彭华;乐运国;曹定胜;王文安;;高性能复合纤维与细灰增强混凝土的受压应力与应变全曲线及其数学模式研究[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黄金;姚立宁;何军拥;陈湘新;;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预测分析[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姚立宁;施斌;何军拥;韩文博;张伟彪;吴永明;;玄武岩纤维编织格栅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符怡;CFRP混凝土结构中若干力学问题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赫;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陈恒超;斜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津津;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华;机敏混凝土裂纹自钝化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何军拥;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4 赵鹏飞;辅特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5 谷建义;FRP阻裂增强梁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作诚;碳纤维筋增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力学性能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兴亮;碳纤维编织网增强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8 齐建群;微细钢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离;电厂稻壳灰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浩;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枫;聚丙烯纤维网增强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记者 袁岚;北京贝思达公司研制出混凝土增强剂[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胡祖福;增强混凝土用特种钢纤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N];中国建材报;2003年
4 李爱军 罗仁赋;如何消除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N];伊犁日报(汉);2007年
5 叶喜强张元健;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控制[N];伊犁日报(汉);2007年
6 庞皎明;粉煤灰的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史晓陵 中国建设报记者 陶晓;屡屡中标验证实力 凯泰品牌绽放光彩[N];中国建材报;2006年
8 通讯员 邸广民 本报记者 徐 飞;高层楼宇地下室防水施工有新方[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9 李黎;地下室渗水怎么办?[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辛华;岩体工程稳定性出成果 混凝土导电技术有新招[N];中华建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