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瘤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筛查出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室壁瘤高危人群的识别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的心肌梗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8例,经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者为室壁瘤组,其余为非室壁瘤组。对两组间的10个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前壁心肌梗死、血管正常、三支病变、侧支循环、主要血管完全或次全闭塞)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所入选的118例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4例心肌梗死患者有室壁瘤形成,74例心肌梗死患者无室壁瘤形成,合并室壁瘤者占所有入选病例的37.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存在三支病变、有无侧支循环及主要血管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方面,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其中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在室壁瘤组中发生率为75.0%,而在非室壁瘤组中为37.8%,P0.01;室壁瘤组与非室壁瘤组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3.6%:43.2%,P0.05;对于是否合并糖尿病,室壁瘤组中糖尿病患者18人,发生率40.91%;非室壁瘤组中糖尿病患者16人,发生率21.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主要血管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主要血管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可能是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三支病变、侧支循环形成与否是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但可能对室壁瘤的形成没有直接促进作用;高血压、吸烟及性别3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可能并非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