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庆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调查

李毅  
【摘要】:正目的对大庆地区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同时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95例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男性43名,60-75岁;女性52名,55-7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富玉,许彦来;天力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年09期
2 徐山 ,徐志德;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与预防[J];广西中医药;2004年06期
3 张兰心;;减肥可导致骨质疏松症[J];健康天地;2006年13期
4 Lane JM;周培康;;骨质疏松现代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5年02期
5 谢晶;杜靖远;;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华中医学杂志;1993年04期
6 刘忠厚,薛延,徐苓,陶国枢,吴青,孙素元,张宪娣,刘建立,李恩,谢雁鸣,张方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预防及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5期
7 韩祖斌;前言——重视骨质疏松症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1997年01期
8 ;骨骼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7年01期
9 冯文涛,陶宪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J];中国药业;1999年07期
10 何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1999年08期
11 ;骨骼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11期
12 傅刚,杜靖远;骨质疏松症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13 邓红文,Robert R.Recker;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基因定位的方法和现状[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年05期
14 王小云,郭涓,张春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新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06期
15 王亚凤,黄惠敏,兰素金,唐亚丽;浅谈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08期
16 杨宗炎,王颍;2001年~2003年上海市骨质疏松症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年01期
17 ;秋季四类人不宜吃鱼[J];齐鲁渔业;2005年09期
18 ;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J];健康博览;2005年12期
19 曼鹿;;凝聚国药精髓 跨越强骨颠峰——我国首个中药防治骨质疏松新品“抗骨松”牌丹杞颗粒成功问世[J];医药世界;2006年01期
20 王旭萍;;红景天对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血清IL-6、TNF-α和尿DPD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瑛琳;;骨质疏松症治疗护理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庞小芬;王培霞;;利用去卵巢小鼠模型研究抗骨质疏松症中药的作用及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梁春蕊;王茜;;骨显像中骨质疏松症所致隐匿性骨折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周君;郭华;夏璐;陈世菊;覃渝茜;刘慧芳;何成奇;;兔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吴江平;;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何嘉;刘斯润;弓健;;MR弛豫技术与DXA评价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晓东;邓伟民;洪曼杰;刘丰;王青;孙平;;护骨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8 宁魏青;杨玲;吴洁;沈彩娥;殷华芬;;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9 朱伟民;阎华;朱东;赵双龙;;不同运动方式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模拟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忠厚;;骨质疏松诊断治疗概论与进展[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圣涌;“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2 王建;大豆异黄酮对不同雌马酚代谢表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王燕;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程英雄;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化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邵敏;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韩利华;脉冲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马元;通补并用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朱海;健骨二仙丸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及蛋白质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刘素荣;强肾胶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杨海涛;去势兔骨质疏松MR定量和功能成像:与骨密度、组织学对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贵;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2 张田;仙灵骨葆联合密盖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孙洁;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D];山东大学;2005年
4 徐攀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高峰;腰大肌线粒体氧化损伤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高远;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钟华载;针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杨宇君;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蒋德科;Ⅰ型成骨不全及骨质疏松症两个候选基因的遗传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贾昆;健骨Ⅱ号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李跃华;自我诊断骨质疏松[N];健康时报;2007年
2 陈欣;一分钟自测骨质疏松[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张松伟;骨质疏松症患者谨防冬季骨折[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4 孟刚;预防骨质疏松症从年轻时做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王金山;年轻女孩也患骨质疏松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熊迎;抗骨质疏松症长效新药面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蒲昭和;骨质疏松症有哪些表现[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8 记者 李涛;预防维生素D和钙缺失迫在眉睫[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9 吴晓静;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注意的事项[N];山西科技报;2004年
10 蒲昭和;易患骨质疏松症是什么人[N];民族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