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英文)

黄永红  
【摘要】:正§1.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atches greater attention than before. People realize that it is crucial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but how to increase one’s cultural sensibility,how to be an efficient cultural communicator are still questions to be solved.The key point in fostering one’s 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underlined analysis of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华劭;说话人与受话人:从语用角度分析言语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3期
2 李岩;;广播言语的个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林燕华;意向、言语行为和交际[J];惠州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刘龙根;言语行为意义观浅论[J];学习与探索;2003年02期
5 李纯,阿不都维力·吾术尔;汉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6 胡范铸;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刘龙根;意向性与意义理解——从言语行为论的视角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蔡立予,周萍;高校校园路名的功能特征和语用规则[J];修辞学习;2005年04期
9 李萍,郑树棠;语际语用学研究评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10 于丽;贺燕;;语境框架下的汉语言语行为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0期
11 王晓萍;;关于说话者意图的哲学分析[J];江汉论坛;2010年03期
12 凌来芳;;人际关系管理视阈下的同情言语行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3 朱莹莹;张红霞;;汉英直接抱怨语的语用能力的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4 申屠云峰;;米勒的翻译伦理观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15 周丹;;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6 瞧秀梅;王海芬;;言语与情绪[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7 钱冠连;论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18 宋德富;关于Illocutionary Act/Force的汉译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19 陈忠华;话语序列的符号学含义[J];外语研究;1994年04期
20 杨惠媛;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教学法[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大津;;论言语行为“得体性”探讨中的概念混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项成东;;元交际条件句的语用认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静;;Context and Communica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李佳;;Culture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LT[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霄鹏;;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胡范铸;;中国新闻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的演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新仁;;转移修饰”结构的认知解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于秀成;汉语中非真诚性邀请行为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罗黎丽;五周岁汉语儿童的言语交际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徐东辉;加克“语言转化”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慧;汉语虚假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臻;中美文化差异之言语行为比较——“承诺”的文化差异[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郭晋媛;汉语教学语境下不赞同言语行为的语用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4 凌来芳;[D];安徽大学;2004年
5 程进军;赞扬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培养外语学习中的交际能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宁宁;指称论的历史发展与解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刘云;论言语行为得体性的概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潘小燕;中美道歉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王艺;言语行为和引语[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建祥;汉语语境下批评言语行为的定性和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大勇;在对外交流中译好中华文化名词术语[N];光明日报;2008年
2 教育部语用司;在对外交流中如何译好中华文化名词术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3 任建民;孔子学院增进中泰了解[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陈煜儒 张超 赵广俊;法律审视:国际环境中的孔子学院[N];法制日报;2008年
5 顾时宏;任重道远 源远流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张国功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重构:逻辑起点的重立与内涵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保卫西班牙语![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通讯员 王树丰 记者 徐华;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N];河北日报;2006年
9 记者  周小月;满语翻译与研究处濒危状态[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刘焕辉 江西婺源人 南昌大学教授;言语交际学的草创与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