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
【摘要】:许多现代科学的重大成果就是受益于移植法。跨学科移植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学科领域中发现的新原理能够激起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的新的科研灵感和新的发现,对一些长期的疑难问题能得到解决,有时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翻译也是如此,自60 年代以来,国外一些翻译研究人员开始将翻译纳入到现代语言学、心理学、信息学、认知科学、社会学、文艺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多维视角对翻译实践进行观察、总结和原则性的阐述,颠覆了翻译的研究传统,为传统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促进了翻译研究的蓬勃发展。现在翻译研究的视野更加宽阔,优选法翻译理论也是其中。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自 90年代初由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科学家Paul Smolensky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很快风靡了整个语言界,其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已应用于语言研究的许多其他领域 (Rene Kager 2001:3),更重要的是(优选论)为语言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李兵1998:2)。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