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诚信

赵瑞芳  
【摘要】:正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信用缺失现象,如:不胜枚举的财务造假,层出不穷的制假售劣,失信失范的逃债赖账,证券市场上的信息失真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保育钧;信用缺失的顽症需要综合治理[J];教育艺术;2005年02期
2 樊星亮;;浅析中国市场经济[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3 李闽榕;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吗[J];经济学家;2005年05期
4 张翠;;论“信用缺失”及其治理路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5 李钢,程远先,刘是;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选择[J];经济问题;2003年04期
6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信用缺失影响经济发展大局[J];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Z1期
7 钟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林军;对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关系构建的思考——“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9 冯敬诺;信用缺失的成因与信用法制的完善[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运所;王继东;;企业信用缺失治理的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11 陈梅芳,隋毅;矫治信用缺失 构建信用社会[J];商业时代;2003年07期
12 郭炳章;强化市场经济信用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商场现代化;2005年21期
13 李忠翠;;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4 王文贵;;新制度经济学的视点:制度比信用本身更重要[J];财政监督;2003年06期
15 吕爱斌;;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J];商场现代化;2006年18期
16 陶娟;;中国信用缺失现状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17 周烨;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24期
18 魏世军;;经济体制转轨与信用缺失[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9 李春;梁虹;;皖江城市带市场中介组织的信用缺失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20 刘研华;包小忠;;转轨经济中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瑞芳;;论诚信[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瑞芳;;市场经济与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秀芝;;试论信用及项目登记信用体系的建立[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马玉红;;新世纪新阶段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对策[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费型”工商向“监管型”工商转变的必然与可能[A];从“收费型”工商向“监管型”工商转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利民;;强化市场监管 促进信用建设[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8 刘国明;尚书玲;;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9 闵学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行政管理[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赵艳;;论信用缺失及形成机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江鹏;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左新敏;新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监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3 刘志标;转型期中国民营企业信用缺失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严海波;交易、制度与信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迟铁;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赵逸楠;复苏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8 熊方军;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叶建亮;交易扩展中的信用[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2 顾会霞;我国信用危机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李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映霞;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信用制度建设[D];武汉大学;2004年
5 林瑾;海南省企业信用状况及建设问题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6 徐友;大型建筑企业信用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王宇哲;试析中国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信用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嘉开;我国经济主体信用缺失原因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9 高治强;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信用缺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徐萍;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鸣;保险公司信用缺失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0年
2 宁安市人民银行 刘英云宁海明;让信用缺失者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N];黑龙江日报;2008年
3 洪黎明;工商信息化提速现商机[N];人民邮电;2009年
4 记者 张莫 孙韶华;每年损失6000亿 信用缺失代价惊人[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宋伟;网络交易平台:信用缺失何时休[N];人民日报;2011年
6 蔺红;信用缺失导致每年损失6000亿元[N];中国税务报;2006年
7 陈清华;高增长低通胀怎样“可持续”[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李亮;合力营造诚信大环境[N];经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文娟;重庆将发放“电子执照”破解网店信用缺失困局[N];通信信息报;2010年
10 周旋 通讯员  谢芳;著名经济学家刘伟应邀作专题报告[N];商丘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