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略论孔子的激励思想

杨爱民  
【摘要】:正激励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义上指调动人的积极性,狭义上说是刺激,是一种促进行为的手段,从而使人能产生希望行为的原因。虽说这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但作为"激发鼓励使振奋"的初始意义,在孔子思想中已有表现,作为思想的萌芽已经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春秋时代社会的巨变,使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沂;孔子的思维结构及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J];齐鲁学刊;1986年03期
2 张劲;也论孔子思想核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范卫红;从“士君子之道”看孔子思想的体系[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3期
4 张琼;论孔子自我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方延明;“仁”与“礼”不等于孔子思想的“内容”与“形式”[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2期
6 车载;;关于孔子思想讨论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62年07期
7 马南;孔子法律思想评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8 韩玉德;孔子“小人”价值观述论[J];东岳论丛;1986年04期
9 车载;;论孔子的闻道与行道[J];学术月刊;1961年04期
10 陈卫平;略论孔子思想体系的矛盾性[J];齐鲁学刊;1985年01期
11 林琳;;“仁”是孔子的首创或发明吗?[J];江汉论坛;1963年04期
12 刘蔚华;关于孔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齐鲁学刊;1984年01期
13 仝国斌;汉语语言规则的养成与孔子思想体系的肇始[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4 马荣安,王刚;论孔子“和为贵”的思想[J];文史杂志;2005年06期
15 孙希国;;“仁”“礼”关系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6 蔡尚思 ,李华兴;学习毛主席有关孔子论述的一些体会[J];文史哲;1978年06期
17 孙彭年;略论孔子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8 王廷洽;;孔子的时代及其政治思想核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9 蔡尚思;;对几种有关孔子思想评价的看法[J];历史教学;1979年02期
20 刘亦冰;;论王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民;;略论孔子的激励思想[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侯瑞云;;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樊泳湄;;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福军;;试论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开国;伍星明;;“和而不同”的永恒社会人生价值[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李卫军;;姜炳璋《读左补义》取义研究[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朱贻庭;;有序—和谐:“和为贵”文本解读[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云山;;五四运动的再认识[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许宁;;孔子论“君子”——兼谈对建设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秦亚青;;学科进步与平等的学术批评精神——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上的致辞[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恺钧;《周易》管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胜剑;论春秋之前天人观的演变与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文瀚;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敬”观念[D];河南大学;2010年
3 范祥亮;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宋新忠;孔子人才管理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5 许莺;美国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莉;孔子心理卫生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7 张培国;孔子与西周宗法制度[D];山东大学;2008年
8 徐玲;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策;孔子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麻海莲;孔子的人本教育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文臣;邓小平激励思想的基本特征论析[N];中国人事报;2000年
2 曲阜师范大学 王曰美;仁政思想与孟子的主体意识[N];光明日报;2010年
3 张梵作者单位: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古代激励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王杰;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仁”说[N];学习时报;2000年
5 张彦昌;优秀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推进器[N];中国石化报;2002年
6 邱仪;学术讲演中的现实情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程实;“邻居效应”激化贫富差距[N];中国经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