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杜大军  费敏锐  宋杨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带有多通道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考虑传感器到控制器以及控制器到执行器之间存在的多通道网络诱导延时、数据包错序和数据丢包,采用两个对角矩阵分别来描述广义传感器和广义执行器的状态,然后将闭环网络控制系统建成带有任意切换序列的切换系统。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和李亚普诺夫方法得到了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进一步拓展到不确定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并给出系统闭环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丛屾;费树岷;徐君祥;;时滞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Lyapunov函数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2 丛屾;费树岷;李涛;;时滞切换系统指数稳定性分析: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3 丛屾;费树岷;李涛;;时滞切换系统的时滞相关性稳定判据[J];控制与决策;2007年09期
4 丛屾;费树岷;李涛;;时滞切换系统指数稳定性分析:微分不等式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3期
5 张颖;段广仁;贺亮;;一类含有时滞的离散切换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6 林相泽,田玉平;切换系统的不变性原理与不变集的状态反馈镇定[J];控制与决策;2005年02期
7 张长学;武玉强;宗广灯;;一类单输入线性切换系统的可镇定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6年07期
8 毛北行;李亮;;一类线性时滞切换系统具有H_∞性能指标的二次稳定性[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陈征;高岩;;关于正切换系统的共同线性copositive Lyapunov函数[J];控制工程;2010年S1期
10 毛北行;程少华;;一类广义中立型切换系统的H_∞控制[J];河南科学;2010年02期
11 刘玉贞;尚群立;余善恩;;一类切换系统稳定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2 毛北行;李巧利;卜春霞;;多时滞线性切换系统的H_∞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3期
13 李志勇;鲁晓旭;毛北行;卜春霞;;一类模糊切换系统的H∞性能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2期
14 张霄力,刘玉忠,赵军;一类离散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5期
15 周慧波,孙常春,刘玉忠;一类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H_∞渐近稳定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6 孙文安,赵军;凸锥型不确定线性切换系统的二次镇定[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5期
17 尹玉娟;刘玉忠;赵军;;一类切换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J];控制与决策;2006年01期
18 宋杨;向峥嵘;胡维礼;;离散时延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年04期
19 王哲;陈颖;梅生伟;李锐;;基于切换系统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及深圳电网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9年04期
20 叶伟;;电视购物播出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电视技术;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大军;费敏锐;宋杨;;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赵胜芝;左淑梅;;一类非极小相位切换系统的H_∞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3 韩彦武;汤红吉;;一类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H_∞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刘娟;钱伟;费树岷;;时滞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梁昌裕;向峥嵘;;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H_∞滤波[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东;王伟;;区间变时滞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罗正选;张霄力;;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赵佳;于志;申功璋;;切换系统理论及其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泽宁;费树岷;冯纯伯;;多控制器切换系统的耗散性和可镇定性分析[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10 沈建京;张剑;;实现大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镇定的智能系统设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荣伟;多平衡点切换系统的稳定分析和控制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2 方志明;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彭宇平;切换系统的反馈设计和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闻继伟;随机切换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张丹;复杂切换系统分析及其在网络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史书慧;若干类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0年
7 赵旭东;非受限及Markov随机型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旭东;非受限及Markov随机型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袁帅;时滞切换系统H_∞故障估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林相泽;切换系统的集合稳定性分析和反馈镇定[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玲;几类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樊友高;饱和切换系统的分析与综合[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郑海宁;两类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毛北行;切换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赵素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镇定[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6 闫进娟;不确定离散时滞切换系统鲁棒H_∞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隋汝菊;时滞切换系统的可靠性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岩;一类不确定性区间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保成本控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云亮;连续时间切换系统的鲁棒L_2-L_∞控制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君华;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松;内蒙局一〇四队发明电机自动化切换系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2 ;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一[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曙光研发部KVM项目组:沙超群;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三[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曙光研发部KVM项目组 李连波;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四[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胡斌;超市发切换系统 大商、物美再起纠纷[N];中国商报;2004年
6 高远心;可手动换色轮NEC NP4001+工程机上市[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谢斌鑫;让网管工作在悠闲中[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广西 黄毓勇;插卡卫星接收机使用小技巧[N];电子报;2006年
9 刘晨亮;KVM切换器选购要素[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带外管理成新宠[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