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李雅普诺夫函数对无源性理论的一个注记
【摘要】:因无源性理论联系了所研究对象的物理性质和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从一开始无源性理论就受到了系统与控制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又由于无源性理论与储能函数的存在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无源性理论与李亚普诺夫函数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在非自治系统的无源性与稳定性之间搭建一座新的桥梁。通过对系统储能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储能函数即为类李亚普诺夫函数。在无源性的背后,有类李亚普诺夫引理这一支撑,从而得出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
|
|
|
|
1 |
徐炳吉,沈轶,廖晓昕,刘新芝;一般脉冲型Lurie控制系统的绝对稳定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2 |
罗日才;许弘雷;;随机变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J];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
3 |
徐建省;王永骥;;不确定切换系统的保性能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
4 |
赵克友;王锦华;;执行器饱和离散时间线性系统鲁棒稳定性[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6期 |
5 |
林相泽;邹云;;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输出对状态稳定[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6 |
王华强;石荣荣;杨滁光;董学平;姚亮;;一类时变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判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7 |
苗原,李春文,胡世文;二维齐次高阶临界系统的稳定性判别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年03期 |
8 |
董华英,梁贵书,王涛;基于Lyapunov函数的直流功率变换器设计[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9 |
江飞鸿;蔡远利;郑少斌;王瑞峰;;基于李亚普诺夫最优反馈控制的中制导[J];现代防御技术;2006年05期 |
10 |
陈雪波;徐望宝;李小华;;非线性系统零解稳定性判定的广义二次型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7年01期 |
11 |
赵秋英;王鹍;张春蕊;;线性反馈控制混沌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12 |
付江锋;严卫生;赵涛;;欠驱动AUV的直线航迹跟踪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9年10期 |
13 |
刘玉忠,张霄力,孙洪飞,赵军;非线性开关系统二次稳定的一个凸组合条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4 |
王宏,沈岭,岳红;具有线性输出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15 |
张俊;沈轶;江明辉;廖晓昕;;中立型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0期 |
16 |
段林涛;;一类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0期 |
17 |
肖元;金朝永;;一类基于观测器的短时延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8 |
陆妹;邵惠鹤;;一类多状态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预测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1期 |
19 |
高丙团;;TORA的动力学建模及基于能量的控制设计[J];自动化学报;2008年09期 |
20 |
刘彦文;李佳;何朕;王广雄;;遥操作系统力觉接口的无源性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