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非线性系统,采用基于模糊聚类和正交最小二乘法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方法,辨识出非线性动态系统的T-S模糊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预测函数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该算法具有跟踪快、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是一种比较有效实用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
|
|
|
1 |
邹健,杨莹春,诸静;基于灰色模型的预测模糊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
2 |
闫文松,季巍,马克茂;T-S模糊系统的二次镇定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4年04期 |
3 |
黄传明,方千山;新型模糊内模控制系统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4 |
杨志红;常凤云;姚琼荟;;基于T-S模糊模型的离散混沌系统变结构控制[J];控制工程;2007年02期 |
5 |
刘忠信,陈增强,袁著祉;基于T-S模型的模糊广义预测控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6 |
赵琰;邓玮;王智良;;基于精确线性化的Nadolschi混沌系统T-S模糊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08期 |
7 |
刘坤;高少平;张福军;;基于T-S模糊模型的线性系统混沌反控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8 |
赵琰;张化光;;一类参数不确定性混沌系统的T-S模糊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2期 |
9 |
薛耀锋
,袁景淇;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J];自动化博览;2004年06期 |
10 |
丁海山;毛剑琴;林岩;;基于模糊树模型的自适应直接逆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8年05期 |
11 |
米阳;潘伟;井元伟;;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模糊滑模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6年11期 |
12 |
陈霞;李新卫;房绪鹏;刘斌;;风机调速系统模糊预测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3 |
冯春杨;闫明;;基于T-S模型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算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4 |
王东风;制粉系统球磨机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5 |
罗云虎;模型预测控制在自主式水下航行体运动控制中的应用[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4年04期 |
16 |
罗云虎;模型预测控制在自主式水下航行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11期 |
17 |
张浩然,韩正之,李昌刚;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3年05期 |
18 |
孙浩,席裕庚,张钟俊;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9 |
孙青林;林霞;陈增强;袁著祉;;基于增量加权的预测函数控制[J];控制工程;2006年01期 |
20 |
陈本松;;基于现代工业过程控制的预测函数控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