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伟才,刘静,焦李成;多智能体遗传算法用于线性系统逼近[J];自动化学报;2004年06期 |
2 |
佟迪;景丽;;一类线性不确定变时滞系统的滑模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1年01期 |
3 |
张伟江,马晓云;奇异摄动线性系统由状态反馈实现抗干扰性的条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
4 |
刘铁男
,董德发;线性系统在线辨识机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5 |
于昕,龚诚;一种求系统传递函数的直接方法[J];电光与控制;1999年01期 |
6 |
张志飞,刘祖润,李仁发;具有时滞的线性系统渐近稳定的时滞相关条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
7 |
邱月友,李振璧;线性定常系统的可控性研究[J];煤矿机械;2004年04期 |
8 |
胡宗波,张波,邓卫华;输入矩阵定常的切换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9 |
陈永刚;白春阳;;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新的鲁棒稳定性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0 |
王万良;控制理论若干进展与动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1 |
裘聿皇;Deborah E.Reeves;Yaman Arkun;;分散控制系统内的交互量测[J];自动化学报;1991年04期 |
12 |
马广富;王子才;王司;;消除测量装置动特性的线性系统辨识的新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3年04期 |
13 |
施颂椒,丛山,张钟俊;状态空间指定圆域特征值配置的分式线性变换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4 |
刘飞,张斌武;一类线性系统鲁棒非脆弱H_∞控制器设计[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2年04期 |
15 |
陈秀东;复常系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J];信息与控制;1982年05期 |
16 |
郑大钟;;线性系统按转移矩阵配置的统一算式[J];自动化学报;1982年03期 |
17 |
徐世杰;线性系统的一种改进的降阶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18 |
邹云;N维系统可分性的充要判据[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0年04期 |
19 |
段广仁,冯汝鹏,强文义;利用动态补偿器配置线性系统特征结构的参数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06期 |
20 |
谌颖,黄文虎,倪貌林;鲁棒稳定控制器设计的变形Riccati方程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