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用“周期模型”来描述并预测负荷的周期变化分量,用ARMA模型对周期模型的残差进行建模并用Box-Jenkins方法进行预测。模型参数的辨识采用在线辨识算法,因而对负荷的变化特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这一方法用于福建省 1993年、福州市1993—1994不同季度共八组负荷数据的仿真计算,进行十分钟到一小时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预测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
|
|
|
1 |
晏性枝;“S”群产品生命周期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1984年01期 |
2 |
李杰友,熊学农;水库月径流中长期预报系统的开发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年03期 |
3 |
郑晓阳,徐润章;具有Poisson大周期的股票价格过程及期权定价[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黄双喜,范玉顺,徐志勇,张聚恩,孙凯生,杜全文;集成化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08期 |
5 |
闵乐泉;理解Al—Mn—Si二十面体准晶的HREM图[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1996年02期 |
6 |
严骏;李永贵;凌海风;曾拥华;彭卓;;基于延迟时间理论的设备点检周期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7 |
闵乐泉;非经典周期模型Fourier变换和群[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1994年Z1期 |
8 |
马晓芳;高学东;贾希胜;刘春文;;发电设备点检周期模型[J];中国电力;2007年11期 |
9 |
周枫;袁景淇;;杂交骨髓瘤细胞周期的模型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10 |
彭作和,朱自强;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1 |
王立超;杨懿;邹云;;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预防性维修周期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2 |
王家海;胡传胜;张益飞;;基于故障率的机床预防性维修周期模型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0年03期 |
13 |
单文,韩福荣;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4 |
邵兵家,王骏,孙士涵;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零售企业供应链类型界定[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
15 |
周育才;论嵌入式软件可靠性设计[J];航空兵器;2003年05期 |
16 |
张庆超,李国湘,刘学海,宋文南;基于Logistic模型的水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方法[J];中国电力;2004年09期 |
17 |
周炳海;蒋舒宇;王世进;吴斌;奚立峰;;集成生产与预防性维护的流水线车间调度算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8 |
张锐华;任涛;;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速度分析[J];重型机械;2008年01期 |
19 |
穆歌;郭齐胜;吴溪;宋敬华;;基于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装备需求论证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20 |
伍清萍;;参数和结构对超晶格成像特性的调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