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负矩阵分解一稀疏表示分类的玻璃缺陷图像识别
【摘要】: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缺陷识别对于高效的生产优质玻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了一种将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分类相结合的玻璃缺陷图像识别方法针对玻璃缺陷图像的高维特点,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将高维缺陷图像分解为基图像和加权系数矩阵,并用系数矩阵表征玻璃缺陷图像特征,实现高维图像的特征提取再利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对玻璃缺陷进行分类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分类可以对玻璃缺陷图像进行有效识别.
|
|
|
|
1 |
麻壮华;利用神经元通过图像识别不成形物体[J];光机电信息;1994年04期 |
2 |
罗智勇,李在铭,傅治中;红外双色亚图像识别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1期 |
3 |
封举富;石青云;;基于活动原点的仿射匹配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年03期 |
4 |
张艳辉
,孙以材;图像识别在四探针测试技术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03期 |
5 |
王福亮;基于神经网络的基板引脚图像识别软件[J];机械工程师;2004年01期 |
6 |
王福亮,严珩志;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基板引脚图像识别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2期 |
7 |
黄外斌,张亶,陈刚;基于边界和梯度特征的图像识别[J];计算机工程;2004年09期 |
8 |
高娜,陶慧;Matlab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9 |
张同艳;张爱梅;张建华;;对玻璃缺陷进行选择性轮廓跟踪方法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7期 |
10 |
张素文;邓婉尹;;基于小波和LNMF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电子测试;2007年11期 |
11 |
杜铭;宫芳;吴锐;;一种有效的纸币识别预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
12 |
陈玉萍;苏博;;摄影测量中标记点编码与解码的方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04期 |
13 |
王文俊;张军英;;一种非负矩阵分解的快速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25期 |
14 |
刘建友;李宝树;仝卫国;;航拍绝缘子图像的提取和识别[J];传感器世界;2009年12期 |
15 |
徐旭;胡玲玲;徐江;;物联网环境下RFID技术在世博会园区车辆安全监管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警察技术;2010年06期 |
16 |
于彬;;基于局部非负矩阵分解的人脸识别[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3期 |
17 |
李宏,薛冰,杨英科,左少平,谢虹;一个具有自动输入功能的电路CAD系统[J];造船技术;1998年07期 |
18 |
宋晓霞;计算机教学中应强调的几种图像处理方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9 |
汪鹏;;非负矩阵分解:数学的奇妙力量[J];计算机教育;2004年10期 |
20 |
业宁;王厚立;徐兆军;丁建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木材缺陷识别[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