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温度的模糊智能控制研究
【摘要】:焦炉生产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干扰和强耦合等特点,传统的焦炉加热控制系统采用"间歇加热控制"的控制方法,难以满足焦炉加热控制的要求在分析焦炉加热控制的难点和策略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加热控制"与加热煤气流量调节相结合的控制原理在研究现有控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建立焦炉加热的智能控制根据需要设计了一种智能模糊免疫PID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免疫PID控制具有调节时间短、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较好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了炉温的波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实用价值.
|
|
|
|
1 |
支晓明;宝钢5、6号焦炉加热自动控制系统[J];燃料与化工;2001年05期 |
2 |
何培育;石家庄焦化厂焦炉加热采用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J];节能技术;1995年05期 |
3 |
高军伟,叶阳东,史天运,蒋秋华,贾利民;焦炉加热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与控制;2003年01期 |
4 |
郭军;;浅析焦炉加热自动控制系统技术[J];硅谷;2011年05期 |
5 |
冯如鹤;庞元俊;;基于模糊理论的焦炉加热多模式控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2期 |
6 |
王学武,顾幸生;焦炉加热过程智能控制综述[J];自动化仪表;2005年02期 |
7 |
;焦炉加热系统计算机优化串级调控技术[J];燃料与化工;2001年04期 |
8 |
刘宝生,孙家昆,吴九成;变结构控制理论在焦炉加热中的应用研究[J];测控技术;1993年04期 |
9 |
雷琪;李贵君;吴敏;王伟;;不同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烟道吸力模型[J];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08期 |
10 |
赵培,孙家崑,陈力;焦炉加热的神经网自适应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1995年04期 |
11 |
李军,孙政顺;模糊控制在板球系统中的仿真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4期 |
12 |
雷琪;吴敏;刘建群;禹冬明;;焦炉燃烧加热过程智能集成优化控制系统[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年01期 |
13 |
吴敏;雷琪;曹卫华;;基于多工况分析的焦炉加热过程火道温度模糊控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4 |
黄天民;;模糊智能控制中的信息优化与决策方法研究[J];学术动态;2002年02期 |
15 |
刘玉成;刘玉斌;施金良;;出铁废料水冲渣自动跟踪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5期 |
16 |
吴敏;刘永霞;曹卫华;雷琪;;焦炉加热燃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下)[J];冶金自动化;2006年06期 |
17 |
刘战勋;;焦炉加热自动控制及自动出表系统[J];河北化工;2008年03期 |
18 |
邹运强,张清华;一种自学习模糊智能控制器[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0年01期 |
19 |
严文福,郑明东,宁芳青,张大伟,陈昌华;焦炉加热优化串级调控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20 |
刘树启,徐光宪,刘建辉;啤酒发酵过程微机监控系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