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小波变换和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

赵丽红  蔡玉  徐心和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距离与 BP 神经元网络识别方法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用小波交换将原始图像分解提取特征,消除了光照和胡须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将训练集中的5幅图像取平均值作为模板脸,计算测试集中的5 幅小波变换图像与模板脸的各种距离,并将所得计算结果送入神经元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在 ORL 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达到95.5%的正确识别率,计算量小、速度快,可用于各种人脸识别系统,特别是对于带眼镜和胡须的人脸图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洋;卜凡亮;;基于小波变换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分类的人脸识别[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绍华;牛万红;潘晨;;基于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的人脸识别改进方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刘志勇;齐松茹;;基于小波变换与Boosting的人脸识别方法[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杨绍华;林盘;潘晨;;利用小波变换提高基于KPCA方法的人脸识别性能[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9期
5 刘小平;赖剑煌;张智斌;;基于小波子带图像的人脸光照归一化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彭义刚;谢旭东;徐文立;戴琼海;;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综述[J];测控技术;2009年05期
7 唐圣学;孟凡斌;曾庆立;;基于小波变换和模糊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2期
8 王敏;尹政兴;李汉强;;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的人脸特征提取[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3期
9 邓雪峰;;基于小波变换和对称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4期
10 孙玉胜;靳敬永;;基于小波变换的眼角定位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0期
11 曹林;王东峰;邹谋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像鉴别算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1期
12 张志伟;杨帆;夏克文;杨瑞霞;;基于小波变换和NMF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06期
13 张俭鸽;王世卿;盛光磊;;基于小波和DFB-PCA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4期
14 杨凌霄;王成硕;侯国栋;;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4期
15 王海军;王士伟;刘红敏;;人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16 聂祥飞;谭泽富;郭军;;应用小波变换的人脸光照补偿[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1期
17 惠斌;唐旭晟;罗海波;苏启寅;;基于Gabor小波SDF匹配滤波器的人脸识别[J];信息与控制;2008年05期
18 谢志文;吴玉香;刘少军;;基于小波和余弦变换的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9期
19 赵韩;姜康;曹文钢;孙丙宇;;用小波变换和Fisher判别对人脸进行特征提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0 林祥果;;基于Gabor小波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红;蔡玉;徐心和;;基于小波变换和多分类器融合的人脸识别[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国鹏;钱方明;罗永亮;;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大鹏;李伟英;汤显;陈宝峰;;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晓晴;王娟娟;毋立芳;;一种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新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5 陈皓;;基于CS中转架构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谢志华;李丰;伍世虔;杨巨成;方志军;;基于局部差分二进制模式(LDBP)的热红外人脸识别[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丹;郭小华;刘正熙;;基于DSP的自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邹垚;张超;;基于DSP的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与优化[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熊薇薇;梁巍;李莉;黄梅志;;基于混合核函数SVM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飞;苏剑波;戴景文;;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图像质量快速评价[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彬;非约束环境下人脸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武锋;人脸识别中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陈勇;基于样条二进小波的人脸识别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苏煜;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郭志强;基于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唐恒亮;基于三维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建中;基于流形学习的数据降维方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恒鑫;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变化光照下人脸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胡峰松;单样本下可变姿态与光照人脸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笪邦友;图像纹理在红外场景仿真与人脸识别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琳;基于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PCA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冯素玲;基于小波变换的PCA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林杰灵;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春晓;基于粗集和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马跃平;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丁勇;基于小波变换的正则化人脸预处理和演化人脸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琛;基于HMM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哲;基于具有面部明显色差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金建林;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立臣;三维人脸建模技术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曾雨 康翔;人脸识别结缘奥运[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实习生 姜靖;人脸识别:门靠人脸开启[N];科技日报;2007年
3 卢旭成;“傻瓜化”的人脸识别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李斌;“人脸识别”技术在我国获得突破[N];经济参考报;2003年
5 光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奥运开幕式[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本版编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山世光 陈熙霖 高文 徐昕 刘洪宇;你的脸,你的身份证明[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辛闻;Windows Live 支持人脸识别[N];科技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玲实习生 孟雪;“认人”的大门什么样?[N];经济日报;2007年
9 清华大学 苏光大;非接触式人脸识别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6年
10 清华大学 王俊艳;年龄变化的人脸识别[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