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结构控制非线性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
【摘要】:气动系统由于自身有诸多优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气动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的弱点,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首先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进行研究,推导出系统比较完整的数学模型.模型表明,系统是一个仿射型非线性系统;其次针对系统非线性强、阻尼比低、运行条件变化特性大等特点,并结合摩擦力补偿的办法,设计出一种变结构控制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
|
|
|
1 |
杨月全,张天平;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2 |
赵国祥;杨智勇;顾文锦;李聪颖;;基于跟踪微分器的一类SISO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变结构控制[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年04期 |
3 |
潘海鹏,戴文战;参数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分步变结构控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4 |
谢利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鲁棒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2年04期 |
5 |
陈建发;;浅谈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1期 |
6 |
辛海良;胡剑波;高鹏;;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新型增益调度变结构跟踪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
7 |
冯春杨;闫明;;基于T-S模型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算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8 |
李俊,黄心汉;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变结构控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
9 |
关业伟;鲁凯生;;双容液位滑模控制系统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4期 |
10 |
李士勇;章钱;;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导引律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8期 |
11 |
邵雷;雷虎民;唐治理;;一种基于LQ/变结构控制的多模型组合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05期 |
12 |
马勇;计晓鸣;李辉;;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变结构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0年01期 |
13 |
郑锋,程勉,高为炳;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及其实现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06期 |
14 |
潘海鹏,戴文战;反馈线性的非线性系统的分步输出变结构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4年11期 |
15 |
马克茂,张勇,王子才;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J];航空学报;1997年04期 |
16 |
孙志毅;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7 |
李可军,孙莹,李金雁;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8 |
夏巍,孙彬,何海珍;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气动伺服系统控制器的研究[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9 |
张天平;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控制器的一种新设计[J];控制与决策;2000年06期 |
20 |
郑鹏远,张晓婕,徐波;关于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