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一种小样本动态数据的连接方法,即将教组小样本数据连接成一组较大的数据.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利用连接起来的数据进行辨识能明显提高辨识精度。
|
|
|
|
1 |
;系统辨识、分析和仿真软件系列进行专家鉴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2 |
王林泽,郑以则;真空钎焊炉系统辨识及应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3 |
孙逢玖,刘月茹;神经元网络用于动态系统辨识[J];信息技术;1994年01期 |
4 |
方浩;薛培鼎;冯祖仁;韩崇昭;;系统辨识中小波基模型的优化[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年01期 |
5 |
刘国平;董增文;肖根福;;粒子群算法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03期 |
6 |
曹克强;胡良谋;张春山;张建邦;;支持向量机在电液伺服系统辨识建模中的应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7 |
邓洪峰;张先庭;陈琼;;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系统的系统辨识[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8期 |
8 |
吴进华;周大旺;程春华;;支持向量机非线性辨识与控制概述[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9年02期 |
9 |
姚福来;吴圣雄;;一种递推辨识算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0年04期 |
10 |
王鋐;曹大铸;;一种新的辅助变量法——重复实验辅助变量法[J];自动化学报;1990年04期 |
11 |
胡荣强;李波;;用于系统辨识的伪随机信号生成程序[J];自动化与仪表;1990年01期 |
12 |
黄炯;邬永革;李军;王执铨;;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在线辨识[J];信息与控制;1996年03期 |
13 |
边润强,陈增强,袁著祉;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0年05期 |
14 |
张广莹,邓正隆;小波分析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年01期 |
15 |
舒怀林;基于PID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时变系统辨识[J];自动化学报;2002年03期 |
16 |
郭小勤,徐刚,费跃农;机器人动力学系统的神经网络辨识[J];机电工程技术;2002年06期 |
17 |
李巨虎,田亚菲;线性神经网络在自适应辨识中的改进及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
18 |
朱志宇,张冰,刘维亭;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神经网络的构造方法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年09期 |
19 |
李晓斌;左磊;于波;;一种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及其在系统辨识和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20 |
颜昕;赵英凯;窦东阳;;非线性倒立摆的BP神经网络系统辨识[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