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阎增武  
【摘要】: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深入分析这一联系,无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理论体系"),还是科学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以下简称共产主义学说),都有重要价值。中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春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陈兆德;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唐昌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J];江淮论坛;1994年01期
4 陈北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J];科学社会主义;1994年05期
5 李敬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宏观建构[J];新视野;1994年05期
6 肖延高;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卢启发;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构想[J];晋阳学刊;1995年01期
8 庄前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结构[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02期
9 徐善广;既是一本高质量的教材又是一部科研著作——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纲》[J];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1期
10 付江红;试论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1 黄友牛;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特色[J];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05期
12 张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创新体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3 戚攻;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01期
14 萧栋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意义[J];求索;2001年04期
15 方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重要转变[J];学术研究;2002年12期
16 佟玉东;毛泽东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17 陈至英,吴志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8 周新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19 白立强;;论中国特色的和谐发展观[J];南方论刊;2004年06期
20 余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研究的可贵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丛书》评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增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王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视阈[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张全省;;60年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历程的回顾与思考[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5 吴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反思[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6 张全省;;60年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历程的回顾与思考[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7 张波;;何谓“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探讨[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8 焦玉石;;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9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10 王春峰;侯远长;;在改革开放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观[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高旭红;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林;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D];南昌大学;2005年
2 朱华斌;现代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1年
4 童和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唯物史观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邹学;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继超;孙中山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模式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曲金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齐丽琴;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陈雷生;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 王勇;陪读不言苦 拳拳父母心[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白景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N];宁夏日报;2006年
3 孙承斌 张景勇 熊争艳;在协商中凝聚共识[N];人民日报;2007年
4 姜晓晓刘佳佳 周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宁召开[N];新华日报;2007年
5 市委党校副校长 罗晓梅;认识把握驾驭规律的光辉典范[N];重庆日报;2007年
6 商宇;努力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教育基地[N];重庆日报;2007年
7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N];贵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高举旗帜 谱写桂林发展新篇章[N];桂林日报;2007年
9 随团记者 胡键 王垂林;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用十七大精神统揽政协工作全局[N];南方日报;2007年
10 文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赋予其中国特色[N];人民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