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南鄱阳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并对该地区油气生储盖及资源前景进行了分析。
|
|
|
|
1 |
翟光明;我国油气资源和油气发展前景[J];中国石油勘探;1996年02期 |
2 |
;西藏蕴藏大量油气资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6期 |
3 |
史丹妮,王骏,张艳秋,谢波;论新形势下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5期 |
4 |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
5 |
翟光明;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远景展望[J];资源.产业;2001年11期 |
6 |
王海;21世纪前期新疆油气资源开发战略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
7 |
闵豫;;展望中国石油的未来[J];未来与发展;1984年01期 |
8 |
刘文龙;大庆探区外围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资源赋存方式[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1期 |
9 |
翟光明;我国油气资源及其发展前景[J];大自然探索;1996年02期 |
10 |
李干生,焦大庆,苏玉山;中国油气资源勘查前景展望[J];当代石油石化;2004年08期 |
11 |
丰勇,凡元芳,姚剑;叠合盆地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以礼乐盆地为例[J];内江科技;2005年02期 |
12 |
李福川;中国应加紧开发三江盆地的油气资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4期 |
13 |
王凤琛;石油企业开展多种经营的最佳选择——泰国合理利用油气资源的实践与启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
14 |
赵玺玉,刘长明;关于油气资源产业群的理论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5 |
邱中建,方辉;对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看法[J];石油学报;2005年02期 |
16 |
王希勇,白兰君,姜子昂,周子卜;2005中国油气资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对比分析[J];中国能源;2005年10期 |
17 |
郑华生;冯连勇;孙王敏;牛燕;;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
18 |
孟刚;成金华;;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新疆油气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12期 |
19 |
袁学诚;;新疆岩石圈三明治结构与油气资源[J];中国地质;2007年01期 |
20 |
谷晋;;纳米新技术提高石油产量[J];中国石油石化;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