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1:25万合、六、蚌三幅第四纪钻孔录入为例
【摘要】:在安徽省1:25万合肥、六安、蚌埠三幅的数字填图试点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对第四纪钻孔的录入,我们初步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第四纪钻孔录入及其柱状图生成过程的工作方法。已基本上达到了第四纪钻孔录入的推广应用的“实战性”以及地质调查《总则》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证明第四纪钻孔的录入技术与方法是可行的。极大地改变和优化了传统地质资料的精度与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时间,节约了开支。
|
|
|
|
1 |
谈成龙;波兰和斯洛伐克的国土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
2 |
闫永利,陈本池,钱立新,周凤桐;航空电阻率填图技术及其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8年02期 |
3 |
陶维松;谱系填图法及其在苏州花岗岩区调中的实施效果[J];资源调查与环境;1992年04期 |
4 |
郭安林;Nd同位素模式年龄填图—以加拿大地盾格林威尔省为例[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5期 |
5 |
吕古贤,邓军,郭涛,朱大岗,鲁安怀,舒斌,殷秀兰;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与构造成矿研究[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02期 |
6 |
于立生;;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滑坡灾害敏感性填图中的应用[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7 |
吕古贤,郭涛,舒斌,邓军,朱大岗,鲁安怀,殷秀兰,徐刚;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其对隐伏矿床地质预测──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为例[J];中国区域地质;2001年03期 |
8 |
戴宗明,于远山,王大可;造山带复理石区海底扇法填图的必要性[J];四川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
9 |
Simon A. Stewart
,陈生昌;盐构造的成因解释和填图[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5期 |
10 |
晋燧;锡矿床的矿物——工艺填图[J];地质与勘探;1983年08期 |
11 |
Lindrith Cordell;A.E.Mc Cafferty;禹惠民;;利用位场数据进行物性填图的阶梯算子[J];世界地质;1991年03期 |
12 |
陈哲夫;邓自华;;比例尺1:1000000地质测量和普查工作方法[J];中国地质;1960年03期 |
13 |
H.A.Doyle;张书成;;金的地球物理勘查述评[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0年04期 |
14 |
Б.С.Панов;Ю.С.Рябощтан;刘腾耀;;构造地动力研究的新方法[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2年02期 |
15 |
А.Б.戈别尔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新阶段[J];中国地质;1960年06期 |
16 |
A.R.巴林格;;最近引进西欧和北美的航空勘探新技术[J];物探与化探;1973年01期 |
17 |
;1990年区调工作完成情况及其主要地质成果[J];地质通报;1991年04期 |
18 |
熊家镛;张志斌;王陶;胡建军;张伟明;;应用构造解析等方法开展哀牢山构造带1:5万填图的几点认识[J];云南地质;1993年04期 |
19 |
吳冲;;关于航空照片在我队的应用[J];中国地质;1959年08期 |
20 |
何裕盛;;在找矿和填图工作中应用放射性测量的几个实例[J];地球物理勘探;196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