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Vita Lumin Vacuum比色板和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的临床适应性比较

甘红  高悦  张修银  
【摘要】:目的:本实验从临床出发,通过临床比色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作出初步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1)使用松风公司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对VitaLumin Vacuum(VLV)比色板和Vitapan 3D—Master(V3D)比色板的每个色片进行测量,以L*a*b*值作为参数对其定性。(2)在控制比色条件的前提下,由两名实验人员分别使用两块比色板,对100例正常牙色样本的11、13、46三个牙位进行比色。以测得的色片的L*a*b*值来计算两名试验人员使用不同比色板时的比色差异△EVLV和△EV3D(△E=(△L*2+△a*2+△b2)1/2),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两块比色板的比色重复性和比色准确性。结果:(1)不同比色板的比色差异△EVLV和△EV3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值△EVLV△EV3D,且△EVLV=0的几率占1/3以上,说明使用VLV比色板选色重复性较高;(2)最大值和标准差均是△EVLV△EV3D,说明使用VLV比色板的比色差异变化大,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差。结论:Vita Lumin Vacuum比色板色片在色彩空间内分布范围小,不均匀,只对部分牙色适应性强,临床选色稳定性欠佳。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较前者在色彩空间内覆盖范围广,分布逻辑性强,提高了比色稳定性。它增加了低明度偏红色片,对同人的适合性增强,Vitapan3D—Master作为新的比色系统,便于临床操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在国内推广使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常伟,程辉,卢友光,郑明;牙科比色板颜色的计算机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石红光;吕渭莉;;两种Vita比色板目测比色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09年09期
3 孙立婷;;牙科比色板和电子比色板进行老年患者瓷修复的满意度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18期
4 郭长军,陈树国,张方明;Vita比色板再现天然牙色的结果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程辉,卢友光,黄常伟,郑明;ShoFu比色板颜色的计算机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6 程静涛,郭天文,怀旭,李什,马北峰,张文健;新、旧Vita比色板的色度学比较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7 伊元夫,王忠义,温宁,张少锋;两种VITA比色板的色度学比较[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3年02期
8 周小陆,骆小平,张洁;三种比色板的色度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3年03期
9 陈建治,彭红艳,张琳琳,陈秀娟;三种常用牙科比色板的色阶比较[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周锦萍,张保卫,董竑斌;电脑比配色仪与比色板之间的相近性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4年02期
11 郭天文;牙科比色板与比色仪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4期
12 包向军;李国强;邓汉龙;王德芳;戴文安;王惠庆;李军;;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Ⅰ)[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6期
13 包向军;李国强;汪黎明;冯靳秋;叶荣荣;董正杰;许小会;;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Ⅱ)[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11期
14 隋华超;牟月照;;三种比色板在牙科比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15 丁有彪;张国强;刘长兰;朱树文;徐昕;;自制比色板在临床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年01期
16 李苗健;邱晓霞;王桃;张朋;;两种比色板在前牙修复中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03期
17 包向军;王德芳;叶荣荣;董正杰;周立英;黄兰;;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04期
18 王成龙;刘佼佼;苏东华;罗伟;李华;;Vita比色板各色片间色差及意义[J];口腔医学;2012年04期
19 毛岭;廖健;张忠平;姚岚;肖宏枝;王永;;定制氟斑牙比色板在临床使用效果中的评价[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0 沈丽娟;袁坤;陈吉华;;牙科比色板和比色仪的研究现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红;高悦;张修银;;Vita Lumin Vacuum比色板和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的临床适应性比较[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包向军;;日光下和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程侠;张修银;甘红;翁为民;;临床比色的影响因素[A];2009“牙齿颜色的识别与美学再现”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隋华超;牟月照;;三种比色板在牙科比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A];2009“牙齿颜色的识别与美学再现”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许桐楷;刘峰;徐明明;任抒欣;冯海兰;;对比色板标准色标与非标准色标的比色准确性研究[A];2009“牙齿颜色的识别与美学再现”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尹志盟;刘宏文;马子惠;陈金德;;两种比色板在前牙修复中效果分析[A];玉溪市医学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芝;;不同角度对X-Rite’s Shade Vision System测量结果的影响[A];口腔新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包向军;;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色度学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郭长军;张方明;陈树国;孟令强;仇亚非;;天然牙色与Vita比色板颜色对比分析——附826例病例报告[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10 吴效民;马永滨;陈煦;;金瓷修复中的比色技术[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玲;四川地区中国人群天然牙与比色板的色度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新媛;口腔比色方法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隋华超;四种比色板与山东地区国人上颌恒前牙的色度学适配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飞;新型比色仪应用于美学修复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夏衡;数字化比色仪临床使用可行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亚轩;石家庄地区自然人群上颌前牙颜色范围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马丹;四种比色方法制作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孙立婷;不同烧结次数牙龈周边色对金属烧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