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洪法廉,李颖超,史俊南,杨连甲,王志良,李耀君;牙本质龋的显微硬度[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2期 |
2 |
金岩
,杨连甲
,孙庆妹;二层牙本质龋的形态学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
3 |
王铎,汪竹平,王可,丁伟山,刘传华,刘师莲;牙本质龋中有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4 |
谢思静,郭斌;Carisolv~(TM)用于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
5 |
黄恕,刘珍清,孙晓菊;牙釉质菌斑和牙本质龋中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培养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1995年02期 |
6 |
曲延玲,岳红;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本质龋对牙髓影响的临床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2年03期 |
7 |
宋晓陵,张平,吴一虹;品红染色法区分牙本质龋两层结构的组织形态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8 |
王勤,程绰约;牙本质人工龋的模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03期 |
9 |
刘佩新;吴奇光;;牙本质龋中粘多糖水解酶活性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
10 |
陆兆庄;龋洞深部的细菌[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1年03期 |
11 |
张思宇;吴红崑;;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本质龋中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S1期 |
12 |
刘佩新;牙本质免疫球蛋白的来源及其在龋齿中定位改变的组织学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7年03期 |
13 |
李秉琦;深龋洞的处理[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75年04期 |
14 |
李艳君,唐荣银,吕昕,刘斌;五倍子提取液对牙本质龋损时胶原蛋白分解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
15 |
周恬;张保卫;;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牙本质-树脂粘结的研究现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1年01期 |
16 |
刘佩新;吴奇光;;牙本质龋中细菌脱氢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1988年02期 |
17 |
李玉晶!100050,李建英!100050,杨玉琴!100050;氟化氨银抑制牙本质龋机制的探讨[J];北京口腔医学;1997年04期 |
18 |
黄洋;张颖丽;张庆国;;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人牙本质龋中的表达[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12期 |
19 |
王宁!100050,李玉晶!100050,邓惠!100050;正常人牙根部不同部位牙本质及二层牙本质龋显微硬度的测定与比较[J];北京口腔医学;1997年03期 |
20 |
高作滨;仪虹;张睿;;玻璃离子水门汀促进乳牙软化牙本质再矿化的体外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6年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