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涛;陶俊;王伯光;张仁健;;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3期 |
2 |
范雪波;刘卫;王广华;林俊;伏晴艳;高松;李燕;;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组分的粒径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1期 |
3 |
吴水平,左谦,陶澍,李玉,张震,沈伟然,秦保平,孙韧;京津地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4 |
杨绍晋,杨亦男,陈冰如;中子活化技术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0年02期 |
5 |
朱光华,汪新福,王广甫;PIXE分析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7年03期 |
6 |
林国珍;大气颗粒物的表征研究方法[J];干旱环境监测;1988年04期 |
7 |
王彦,侯春芳,胥学鹏;在线树脂富集-AAS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的研究[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3期 |
8 |
兰天;吴水平;徐福留;王学军;陶澍;;天津地区冬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DDTs[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9 |
于令达;王广甫;朱光华;张仁健;;2008年北京采暖开始前后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及来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
10 |
董淑萍,金祖亮,李玉琴,竺迺愷,徐晓白;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硝基多环芳烃与多环芳烃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3期 |
11 |
顾永祚;叶毓琼;陈敦和;王永明;陈攀江;;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研究[J];四川环境;1989年04期 |
12 |
;不同排放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率的定量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1990年04期 |
13 |
孙庆瑞,王美蓉,王彤文,林俊;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作用[J];环境化学;1991年01期 |
14 |
王丽文,王云艳;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及地表土中阴离子的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3期 |
15 |
刘咸德,贾红,齐建兵,张冀强,马倩如;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
16 |
陈昌国,詹忻,李纳,孟梅,叶晓红,刘远立,秦茂钊,朱彤;重庆城区大气颗粒物的元素、离子及物相组成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17 |
李晓,杨立中;成都市东郊TSP及Pb、Cd、Hg、As浓度日变化规律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3期 |
18 |
张逸,陈永桥,张晓山,周家斌,王铁冠;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04年06期 |
19 |
陈来国;麦碧娴;许振成;彭晓春;黄玉妹;盛国英;傅家谟;;多溴联苯醚在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上的分布及总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0年03期 |
20 |
杨友明,张辰,周春玉,张增全,王家贞,兰嗣国,彭洪俊
,朱雷
,于宝善
,李永远;承德市大气颗粒物中有害化学成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