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姿态控制的微机械陀螺电路技术研究
【摘要】:微机械陀螺电路技术研究包括驱动电路和检测电路两部分。为提高陀螺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AGC功能的自激振荡驱动电路,使驱动振荡处于谐振状态并具有恒定振幅特性。同时还设计了一种敏感检测电路,其包括微小电容检测电路与相敏解调电路,微小电荷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电容变化量在10-18F量级,相敏解调电路能够将角速度信号从哥氏力振动信号中解调出来。经实验验证,采用本文所设计电路实现微机械陀螺的标度因数为6.8mV/°/s。
|
|
|
|
1 |
莫冰,谭晓昀,刘晓为;电容检测型微机械陀螺的信号检测电路[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2期 |
2 |
车录锋,熊斌,王跃林;振子框架式微机械陀螺的优化设计及电学模拟[J];航空学报;2002年03期 |
3 |
董煜茜,高钟毓,陈志勇,张嵘;微机械振动轮式陀螺样机的实验研究[J];宇航学报;2000年01期 |
4 |
谭晓昀;刘晓为;丁学伟;马原芳;;自激驱动方式的振动式微机械陀螺全差动接口电路(英文)[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
5 |
陈志勇,高钟毓,张嵘;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频率配置和气压选择[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
6 |
苏永川;朱振忠;赵治国;张锐;王清亮;李世国;;石英微机械陀螺信号的数字解调[J];压电与声光;2009年02期 |
7 |
杨金显;袁赣南;徐良臣;;基于灰色模型的微机械陀螺温度漂移建模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
8 |
罗文华;温廷敦;毛海央;熊继军;吴瑞;;基于介观压阻效应的GaAs/AlAs/In_(0.1)Ga_(0.9)As贴膜微机械陀螺的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5期 |
9 |
刘晓为;莫冰;王超;谭晓昀;许晓巍;齐向昆;;微机械陀螺ASIC接口电路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10 |
迟晓珠;崔健;闫桂珍;;MEMS陀螺振动特性试验技术[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
11 |
杨瑞芳,王公瑞;一种涡旋自激振荡喷射装置的原理和实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
12 |
陈永奇;张春熹;王敏;;微机械陀螺在机载光电平台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5期 |
13 |
蔡占军;翁海珊;俞必强;;微机械陀螺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建模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1期 |
14 |
张强,李启,李青;喷口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优势频率的预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5 |
李锦明;张文栋;李林;;电容式微机械陀螺品质因子测试方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6 |
刘海林;徐晓松;肖健明;张福学;;无驱动结构硅微机械陀螺的信号处理[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7 |
张霞;郑旭东;王昊;金仲和;;微机械陀螺的建模与仿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
18 |
杜烨;曹红松;张正涛;;微机械陀螺误差特性实验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B期 |
19 |
杨波;周百令;苏岩;;一种新型硅微陀螺仪闭环驱动方案的研究[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6年01期 |
20 |
张楠;文江川;张福学;;载体驱动硅微机械陀螺的电学模型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