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2006及2007年乳腺癌综合治疗新进展

黄韬  
【摘要】:正2006年乳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综述了目前乳腺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相关循证医学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供大家参考。乳腺癌诊断和筛查技术的进步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曝光剂量比常规乳腺钼靶检查低,且图像组织细节分辨率高,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可以进一步提高钼靶诊断的敏感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天泽;方志沂;李润田;;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现代趋势[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1期
2 孙冬兰;冯春来;;乳腺癌患者CEA、CA15-3检测价值探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年03期
3 廖宁;;St. Gallen 2009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专家共识精粹[J];循证医学;2009年04期
4 李文萍;王颀;;早期乳腺癌微创诊治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年02期
5 贾浩;武秀艳;王笑歌;;血清尿酸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10期
6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1977年12期
7 耿翠芝;;2010年乳腺癌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8 郑惠方;;乳腺癌病人手术能否保留乳房?[J];祝您健康;2006年08期
9 王永乾;;关爱生命 笑对病魔——谈乳腺癌病人术后的心理调适[J];婚育与健康;2001年02期
10 和栩凤;;及时关注 珍爱健康——“全球爱乳月”乳癌专题[J];健康大视野;2007年11期
11 张晓丹;王海云;;合理用药 终身随访 有效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J];抗癌之窗;2008年04期
12 ;早期乳腺癌的新疗法[J];中国肿瘤;1999年09期
13 韩秀霞;;FDA批准乳腺癌治疗新药Ellence[J];国外医学情报;2000年01期
14 林倩瑶;;Letrozole可更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复发风险[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02期
15 葛琳娜;李春平;;乳腺钼靶摄影及病理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9年04期
16 江泽飞,姚开泰,宋三泰;乳腺癌治疗的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3期
17 徐尤佳;;乳癌初现别急着“一刀切”[J];健康博览;2006年07期
18 徐乃喜;盛李明;余新春;;HER-2、ER、PR在T_1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05期
19 冯保存;陈金文;;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年21期
20 王林;李明朗;;不同术式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前军;;亚型策略---根据乳腺癌多态性进行处理:2011St Gallen国际早期乳腺癌治疗专家共识[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尹可华;;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FFDM)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傅晓辉;;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黄韬;;2006及2007年乳腺癌综合治疗新进展[A];湖北省抗癌协会、湖北医学会肿瘤分会第十七届肿瘤学术大会(2007)论文资料汇编[C];2007年
5 刘文英;裴晓华;;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和现代研究进展[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林毅;刘晓雁;;未病先防---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预防策略 以“治未病”思想探讨乳腺癌的防治策略之一[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龙;王健;岳峰;;三阴性乳腺癌钼靶X线特征[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林波;谢树夺;邓丽萍;宋向阳;陈文军;袁晓明;;MRI在乳腺癌诊断和多原发灶检出中的价值[A];2006浙江省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兆祥;中国部分地区乳腺癌筛查分析及各种筛查方法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廖宁;基于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治疗及多基因表达谱检测预测疗效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戴琼;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调查及术后生命质量测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戴琼;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调查及术后生命质量测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丽;中国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罗剑锋;尿茶多酚、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永恒;中药复方消岩液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陈元文;基底样乳腺癌与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红;钙化型乳腺癌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血清诊断模型的建立和钙化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林燕;心理打击性事件与乳腺癌患病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江华;红花岗区5000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0年
2 姜勇;个体化治疗软件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有效性的验证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博淳;诺雷德在乳腺癌治疗中存在的副作用观察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马德亮;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5 崔凌飞;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谢惠君;46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明鑫;级联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8 李曦洲;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魏国峰;乳腺癌的彩超特征与病理分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丁晓燕;认知—行为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仲省;对乳腺癌患者 保乳需要综合考虑[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孟刚;心理状态对肿瘤患者意义重大[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丽 曾令浩;2011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全面更新[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记者 杨步月;专家:乳腺癌患者应避免过度治疗[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 包颖;救助贫困乳腺癌患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乳腺癌患者多举重[N];健康时报;2009年
7 记者 姬薇;我国乳腺癌患者九成“一刀切”[N];工人日报;2010年
8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兵河;三原则应对“中国特色”乳腺癌[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顾泳;乳腺癌近十年发病率增47%[N];解放日报;2010年
10 张献怀;治疗乳腺癌局部溃烂有新招[N];健康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