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
【摘要】:[目的]介绍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方法]用田氏骨刀在C7~T1椎板之间作V形截骨,尽量保留颈椎和胸椎的棘突、棘上韧带,以便截骨矫正后做内固定之用。截骨间隙的宽度为8~12mm,矫正复位是用专人抱头托下颌的方法进行复位。内固定是用双Luque棍夹持棘突钢丝固定法。手术操作:病人取侧俯卧位,消毒铺单,沿棘突作纵切口,以C7~T1棘突为中心,作15~20cm长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自动扒钩撑开切口防止出血,保留棘上韧带和棘突末端,沿棘突的两侧纵形切开,剥离暴露双侧椎板,将扒钩插入切口的深部,扒开两侧的椎旁肌肉,暴露椎板和横突,认定C7和T1的椎板间隙,用田氏脊柱骨刀在该间隙上作V形截骨,其宽度为8~12mm。截骨的范围包括C7的棘突和下关节突,T1的椎板上缘和上关节突,向外至上一椎弓根的下缘和下一椎弓根的上缘,中间为C7~T1之间的椎板间隙。V形截骨的深度直达硬膜外间隙,暴露硬膜,取除所有的碎骨片,作成整齐的刀切面。由台下专门抱头的医生,抱稳病人的头部,慢慢向后托下颌,使截骨间隙逐渐合拢,此时常可听到前纵韧带张开的撕裂声,待截骨间隙完全闭合后,由抱头者将患者的头部稳定不动,手术者将两根Luque棍预折成所需要的弯度,用双股1.0 mm直径的Luque钢丝通过事先在棘突根部的打孔,将双侧的Luque棍固定在棘突上,利用其未被切除的棘突末端的膨大部,挡住双侧夹持棘突的Luque棍,使其不易滑脱,其固定效果十分可靠。然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分层闭合切口,手术结束。[结果]接受手术的3例颈胸段强直性脊柱后凸均达到矫正目的,复位成功,除椎体前缘张开外,无骨折脱位发生。[结论]若能正确使用田氏脊柱骨刀,在颈胸段进行截骨矫正手术,保留颈胸椎的棘突和棘上韧带,用双Luque棍夹持棘突钢丝固定,能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
|
|
|
|
1 |
王羽丰;林定坤;陈博来;;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年01期 |
2 |
陈立民,姚猛,王长纯,董华,高吉昌,刘庆鹏,董大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3 |
张波;陈美伦;李丽宁;;肌注杜冷丁、异丙嗪引起呼吸骤停一例报告[J];吉林医学;1991年03期 |
4 |
张佐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J];山东医药;1997年04期 |
5 |
郝永强;晏焕青;;应用体表测量法预测骨质疏松症及并发椎体骨折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12期 |
6 |
过邦辅;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科学的概况[J];中华骨科杂志;1998年02期 |
7 |
林剑浩;;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
8 |
顾文奇;施忠民;柴益民;;类风湿足治疗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年02期 |
9 |
赵丽君,黄燕冰,郑宝霞;多发性硬化MR特征与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1999年04期 |
10 |
过邦辅;肩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8年02期 |
11 |
吴学建;脊柱截骨配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畸形96例报告[J];中医正骨;1998年06期 |
12 |
皮国富,吴学建,徐玉生,仉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畸形[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13 |
席光宝,劳继军,朱艺;胫骨延长治疗侏儒症和矮小症[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
14 |
周淑杰;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2期 |
15 |
任虎;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徐佳欣;杨大龙;候英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8期 |
16 |
郝杰;蒋电明;胡侦明;权正学;欧云生;唐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
17 |
许东梅,刘君,张湘玲;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5例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
18 |
吕铁民;;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8期 |
19 |
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腰椎应力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10期 |
20 |
曹兴兵;邱勇;;马凡综合征所伴脊柱侧凸的自然史及干预措施[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