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992年 Herscosici 介绍了浮肩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同侧锁骨干合并肩胛骨骨折。Ganz 和 Noesberger 提出由于这两处骨折导致了锁骨稳定性的丧失并率先提出手术治疗。他们发现,与单纯肩胛骨骨折相比,合并同侧锁骨骨折后,肩胛骨常常有更严重的移位。尚有一些作者质疑以上定义的准确性。例如 Kumar 和 Satku 认为,浮肩这个定义应该应用于关节上下两端骨骼连续性的中断,合并(或不合并)中间关节的损伤。根据这个定义,浮肩损伤在肩胛颈和锁骨骨折的情况下还应同时合并肱骨干骨折。然而,肩关节同时发生此三处骨折的病例非常少见,就目前所知,只有 Edward 和 Ramos 曾分别报道过2例。Goss 则在以上基础上提出浮肩的最新定义:即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SSC)刮两处部位断裂。该复合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①锁骨远端-肩锁关节-肩峰②锁骨远端-喙锁韧带-喙突③肩胛盂及其周围连接。它的上边界位锁骨干,下边界为肩胛骨体部外侧、肩胛冈。根据这个慨念, 当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的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时也可归为浮肩损伤。
|
|
|
|
1 |
黄哲元;丁真奇;;浮肩损伤[A];全国骨科临床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
2 |
洪建军;陈临伟;;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A];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3 |
何炯成;陈继红;姜扬明;许晓敏;;T恤式固定套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体会[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4 |
付自强;;小切口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例报告[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
5 |
何炯成;陈继红;姜扬明;许晓敏;;T恤式固定套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体会[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6 |
周太安;潘良春;;锁骨骨折的5种内固定比较[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7 |
李绍荣;;70例锁骨骨折的治疗回顾[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8 |
李世和;朱小松;吴迪;杨浩;;肩胛带损伤[A];玉溪市第三届二次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9 |
胡鲲;覃家永;;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锁骨骨折[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10 |
姚小秋;;简易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66例[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