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

张志前  
【摘要】:新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它为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扬刚;;让课程实施搭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快车”[J];教育艺术;2011年08期
2 陈小波;;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J];学周刊;2011年10期
3 梧秋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物理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6期
4 张颖羿;;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5 黄忠快;;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6 范希峰;;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Z1期
7 周强;;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8 韩莉莉;;聚焦要点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9 杨曦;;现代教育技术与西藏牧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10 张晶华;;现代教育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11 黄大龙;丁学东;;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及其思考[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12 赵春荣;;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魅力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13 牟月辉;;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时机[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14 张福平;;生物新课程中老师的适应性状况[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15 袁晓强;;正确认识 合理运用——浅谈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在课改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1年07期
16 石慧英;;英语教师如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17 代保民;;新课程改革,校长不可缺位[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18 李峥;;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单摆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报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19 王玉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之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6期
20 李书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余宪;;现代教育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严道南;蒋斌;罗明;张世中;田进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应用[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考玉顺;周秀芳;;现代教育技术下探究式学习的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文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科学实践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钟灵;;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付长缨;刘侠;王春义;赵敏海;;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院校的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贾宁;方梅;;浅谈兽医病理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宗伟;;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闵志勇;;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宜平;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杜正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乐萍;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云霞;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守宝;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玉红;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芳;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师生物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祥生;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张萍;网络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汶上县郭楼镇第二中学 尹诒顺;农村体育教师加强学习任重道远[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徐志纯;明年高中力争实行新课程改革[N];安徽日报;2004年
3 徐志纯;新课程改革以农村为重[N];安徽日报;2004年
4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甘州区小河中心学校 宋学军 王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体现“两抓”[N];张掖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李芳;我省明秋实施普高新课程改革[N];云南政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温淑敏 通讯员 黎力;“求思文化”助新课程改革扬帆远航[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宋维萌 吴颍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业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史学贵 贵州省毕节实验区教育局局长 单秀梅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新课程改革 让教育走近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市教育局供稿;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考察报告[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10 吴秉健;我市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效凸显[N];韶关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