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李冰  
【摘要】:新西兰(NZ)高等教育运作体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导向体系、基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管体系。这篇论文的重点是研究当前新西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所做的改革,并提出了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指出,"审核疲劳"、质量保证(QA)目标的改进,以及成果管理的启用使得QA体系从"审核"向"评价及成果导向型方法"转化。在实施新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以下四个方面应被给予更多关注:管理模式的选用;各质量保证机构、高等教育院校(TEIs)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成果’评价指标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对成果产生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过程’的调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静;;关于高校建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家驹;;进入21世纪的英国学科基准[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3期
3 戴发山;;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论坛;2007年02期
4 眭莉;;计算机专业中英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探析及借鉴[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期
5 史洁,张丽萍;试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1期
6 周志刚,郁道银,李增武;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王水泉,白玉宝;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毕家驹;yahoo.com);;进入21世纪的英国学术资格框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2期
9 张国方;理工类专业教学质量基层保证体系的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10 于影霞;;ISO9000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11 单勇;张靖周;;工科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13期
12 杨鸿;王果胜;;ISO9000族标准与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1期
13 汪雅霜;姜晓平;;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及其研究概述[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1期
14 王冰,马宪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15 武晓维;朱中超;季燕;;美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举措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16 侯立军;;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7 邬智;王国荣;王德林;罗礼卿;;对高校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8 梁传杰;杨怿;;论博士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19 刘利舲;曾晓荣;陈勤;;建立健全医学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8期
20 毛蜀平;;试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芃;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