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优质工艺性能A102焊条的研究

温家伶  包立斌  牛全峰  王强  
【摘要】:阐述了A102不锈钢焊条焊接工艺特点,做了焊条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所研制焊条熔敷金属的机械性能。分析了该焊条药皮尾部发红、尾部开裂和气孔产生的原因,通过焊条药皮配方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药皮尾部发红、开裂和在焊条后半段出气孔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玉;祁玉玺;马杰;郑小云;杨兰武;;辗压式搅拌机在钛酸型不锈钢焊条生产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年22期
2 陆文雄;王宝;章志欣;沈炳辰;;碳钢芯不锈钢焊条合金化机理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3 唐怀祥;;不锈钢焊条焊接气孔影响因素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年05期
4 孙咸;王宏;;不锈钢焊条工艺性的混料回归设计[J];焊接技术;1992年03期
5 蒋成刚;姜明清;;新型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的研究[J];焊接;1982年09期
6 李晓梅,沈以赴;ZrO_2对不锈钢焊条工艺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1995年02期
7 魏国章,杜云香,杨宜生;新型超低碳不锈钢焊条技术开发及应用[J];全面腐蚀控制;1999年01期
8 王宝;孟庆森;陆文雄;;钛型不锈钢焊条渣壁过渡形成条件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9 ;E7018(NG)-1核用碳钢焊条 E316(NG)-16核用不锈钢焊条 E316L(NG)-16核用超低碳不锈钢焊条[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4年08期
10 吴树雄;钛钙型(16)与钛酸型(17)不锈钢焊条的区别[J];焊接;2000年02期
11 ;焊接材料及其生产设备[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8年06期
12 吴兆璜;徐人熙;;φ350×1600毫米不锈钢轧辊焊接工艺[J];焊接技术;1982年02期
13 邹茉莲;丁松福;;奥102焊条和瑞典不锈钢焊条工艺性能比较[J];焊接技术;1986年04期
14 余圣甫,李志远,杨其良,龙毅;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焊条的研制与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07期
15 刘政军,刘景铎,傅迎庆,牟力军,马莉;抗发红不锈钢焊条研制[J];焊接技术;2002年03期
16 孙咸,陆文雄,王宏;不锈钢焊条冶金过程硅元素过渡规律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7 孟工戈,王丽凤,焦滨先,郭立伟;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不锈钢焊条的焊缝成形[J];焊接学报;2004年03期
18 孙咸;不锈钢焊条工艺性能改进的研究进展[J];石油工程建设;1997年02期
19 綦秀玲;张勇;回书利;刘少平;;A102、A132和A302焊条堆焊层耐蚀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9年07期
20 ;太原工学院、山西机床厂合作研制成功的GP=1新型高效不锈钢焊条在综合工艺性能方面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家伶;包立斌;牛全峰;王强;;优质工艺性能A102焊条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2 徐学武;王恩泽;邢建东;;空淬Cr-Mo-Si-Mn马氏体耐磨钢的热处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3 张梅;曾伟明;符仁钰;李麟;唐轩;万紫;孙保良;;激光焊接含钒TRIP钢的组织和性能[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崔文芳;白玉光;任海鹏;王建军;刘春明;;超高纯Fe-Cr合金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5 冯长杰;李明升;辛丽;朱圣龙;王福会;;电弧离子镀梯度(Ti,Al)N涂层的结构与机械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6 韩茵;;铸造铝合金电力金具组织对机械性能的影响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黄海波;李凡;;通过微观形变研究钢的机械性能[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石保庆;戴维新;刘琼;;工艺参数对不锈钢焊条发红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9 刘政军;牟力军;郝雪枫;傅迎庆;李永奎;;新型高效不锈钢焊条研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石保庆;戴维新;刘琼;吴爱萍;;酸性不锈钢焊条气孔敏感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强;几种新工艺制备的NiAl-Cr(Mo)共晶合金的组织与机械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冯立超;Cu_2O-Cu金属陶瓷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朱先勇;中大型冲压件模具用球墨铸铁材料及其近终成型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艳秋;镁基材料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性能与生长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兆栋;镁合金活性焊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赛玉;碳纳米管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宋雨来;稀土改性AZ91镁合金组织及腐蚀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8 曹韩学;镁合金预成形铸坯模压成形技术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杨海波;Mo-Si系金属硅化物组织与机械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10 丰平;超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新型热处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许丹奇;二汽车保安铸件的碳当量研究与生产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国静;CuZr基大块非晶合金热力学及力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刘朝晖;纳米陶瓷复合镀层激光重熔工艺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张慧敏;远洋货轮挂舵臂铸造工艺优化及冒口覆盖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
6 施元;钛合金微弧氧化电参数对成膜特性及表面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曲博林;喷射沉积Al-15Si-5Fe-2Ni-3.5Cu-Mg-1.5Mn-V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8 孙立喜;Sn、Sb复合处理方法在汽车覆盖件模具用球墨铸铁中的应用[D];西华大学;2009年
9 于延浩;镁合金电磁连铸成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德军;60Si2CrVAT弹簧钢机械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友存 摘译;优化产品机械性能的有效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王越 张希亮;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在线/离线预报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3 肖英龙;JFE开发多种油气用钢管产品[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4 刘友存 摘译;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控制热锻Nb-V微合金钢显微组织来提高冲击韧性和延展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钢管制造用超高强度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杨华平 何慧勇;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焊材及焊接工艺的开发和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廖建国;表面氧化物对高强度冷轧钢板磷化处理性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9 郭廷杰;不锈钢板的材料组织控制[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10 ;铌市场和含铌钢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技术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