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班主任绩效的结构验证性分析
【摘要】: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前辅导员、班主任的评价研究与实践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辅导员、班主任绩效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文献研究发现,个体管理者绩效模型的研究是从最初的单维概念,到双维概念,再到多维概念。早期组织心理学家通常视绩效为工作行为及其结果的效能与价值,表现为"关系绩效——任务绩效"二维度;多维工作绩效理论则将工作绩效分为为任务绩效、个人特质绩效和人际关系绩效三个维度;或者是任务绩效、人际绩效、适应绩效和努力绩效四个因素。对教师绩效结构研究认为学生评价教师绩效的结构包含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教学效能、教学价值及师生互动等6个因子。我们采用了这三种方法来建构教师绩效的结构,使用文献检索、开放式调查及德尔菲分类法、焦点组访谈3种方法首先得出了了辅导员、班主任的65个评价标准,提炼出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与个体素质三个二级维度,师生关系由了解学生、充分沟通、帮助学生处理问题组成,班级管理由管理好班级事务与班干部、及时有效的处理班级事物、促进与引导组成,个体素质由责任心与态度、爱心与包容、平易近人与和蔼组成。依此为依据编制里克特式五点问卷,选择一所在太原的知名大学,请学生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评价,初测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有效为181份,问卷发放总有效率为90.5%。全部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均采用微软Excel,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验证性因素分析则采用Amos4.0。项目分析删去了项目6、项目33、项目20、项目25、项目15、项目1等7个项目,获得有效项目27个。使用修订后的问卷进行再测,发放问卷600份,回收份,有效份,总有效率为%。使用amos进行结构检验,选择了x 2/df、CFI、TL I以及RMSEA几个指数来对模型的适合度进行检验,,问卷内容效度经过专家检验均达到要求,问卷信度系数超过.80,由问卷发现,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与个体素质三个二级维度,师生关系由了解学生、充分沟通、帮助学生处理问题组成,班级管理由管理好班级事务与班干部、及时有效的处理班级事物、促进与引导组成,个体素质由责任心与态度、爱心与包容、平易近人与和蔼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