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晓华,曾汉才,晏蓉,陈光南;煤中痕量元素与三态硫关系的模型[J];环境化学;1997年04期 |
2 |
贾延;煤中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半微量分析[J];煤质技术;1994年06期 |
3 |
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周宏仓;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4 |
余亮英,陆继东,张娟;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5 |
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肖睿;;气化压力对煤气化过程中痕量元素迁移规律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6 |
冯翔;;豫东地区煤中有害痕量元素的分布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年10期 |
7 |
孟韵,张军营,钟秦;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
8 |
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肖睿;空煤比对煤气化过程中痕量元素迁移规律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
9 |
杜文越;戚欣;肖红艳;杨立威;王肖戈;成金华;帅琴;;钙基纳米氧化物对煤气化过程中Co、Se、Ni、Sr挥发行为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
10 |
柏静儒;王擎;陈艳;李春雨;关晓辉;李术元;;部分痕量元素在油页岩中的富集特性及挥发行为[J];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
11 |
李意;盛昌栋;刘小伟;姚洪;徐明厚;;O_2/CO_2煤粉燃烧时细灰颗粒中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7期 |
12 |
朱文渊,徐明厚,隋建才,韩军;燃煤过程中典型痕量元素的挥发过程模拟的研究[J];煤炭技术;2005年09期 |
13 |
夏永俊;徐明厚;姚洪;王泉斌;吕当振;;生物质与煤混烧时PM_(10)中痕量元素分布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6年02期 |
14 |
郑楚光;;燃煤痕量元素迁移转化机理及细微颗粒物中富集规律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5 |
廖一;宋国辉;唐璐;;燃煤痕量元素转化、排放及控制的研究进展[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0年06期 |
16 |
晏蓉,曾汉才,欧阳中华, 陆晓华,徐涛;我国几种典型煤中痕量元素的分布特征[J];分析试验室;1995年04期 |
17 |
许绿丝,程俊峰,曾汉才;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As、Cd、Cr释放特性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5期 |
18 |
孙艳萍;浅变次高压煤粉炉燃烧调整试验[J];节能;1996年11期 |
19 |
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肖睿;痕量元素在气化产物中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
20 |
徐明厚,乔瑜,程俊峰,詹靖,冯荣,蔡铭;燃煤过程痕量元素动力学机理的研究进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