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佩度,周波,齐莉莉,刘大钧;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J];遗传学报;1995年05期 |
2 |
夏光敏,陈惠民,周爱芬;普通小麦与簇毛麦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J];中国科学C辑;1996年01期 |
3 |
陈孝,徐惠君,杜丽璞,尚立民,韩彬,施爱农,肖世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向普通小麦导入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5期 |
4 |
李辉,陈孝,辛志勇,徐惠君,马有志;组织培养诱导普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系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5 |
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向四川小麦转移的分子标记育种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6 |
张小萍;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杂交后代中的簇毛麦染色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7 |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导入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
8 |
余懋群,邓光兵,张小萍,马欣荣,陈静;phlb基因对簇毛麦遗传物质向小麦直接遗传转移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1999年S2期 |
9 |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王纶,王星玉;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导入及AFLP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年04期 |
10 |
周永红,丁春邦,杨瑞武,胡超;普通小麦与簇毛麦远缘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J];西南农业学报;1999年04期 |
11 |
白建荣,刘润堂,郭秀荣,侯变英,PeterLangridge;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J];华北农学报;2000年04期 |
12 |
刘大钧,陈佩度,吴沛良,王耀南,邱伯行,王苏玲;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J];作物学报;1986年03期 |
13 |
林廷安;李春兰;常俊英;;簇毛麦幼穗培养的植株再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14 |
周爱芬,夏光敏,陈惠民,胡含;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对称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比较[J];中国科学C辑;2001年04期 |
15 |
山军建;付杰;陈漱阳;;克服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交不亲和性方法的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1991年03期 |
16 |
周爱芬,夏光敏,陈秀玲,陈惠民;同一小麦品种不同来源的两种原生质体与簇毛麦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杂种植株(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8期 |
17 |
付体华,任正隆;普通小麦与簇毛麦的属间杂种及其双二倍性个体的形态学和染色体配对[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8 |
李辉,陈孝,辛志勇,马有志,徐惠君;普通小麦-簇毛麦6DL/6VS抗白粉病易位系的选育及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05期 |
19 |
邓光兵,陈静,马欣荣,潘志芬,余懋群,李旭锋;节节麦-簇毛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2004年02期 |
20 |
周爱芬,向凤宁,夏光敏,陈惠民,黄粤,翟晓灵;单倍体小麦与簇毛麦的不对称体细胞杂交[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