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吉民,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白宝璋,黎裕,王天宇;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02期 |
2 |
包劲松,何平,夏英武,陈英,朱立煌;不同发育阶段水稻苗高的QTL分析[J];遗传;1999年05期 |
3 |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J];高技术通讯;2001年10期 |
4 |
曾大力,钱前,滕胜,董国军,藤本宽,国广泰史,朱立煌;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分析[J];科学通报;2003年01期 |
5 |
何冉;;大豆农艺性状QTL定位[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6 |
M.E.Sorrells,周桂莲;作物改良中优良等位基因的直接鉴定和选择[J];麦类作物学报;1998年01期 |
7 |
王春明,安井秀,吉村醇,翟虎渠,万建民;水稻RFLP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控制小穗不育和花粉不育的QTL分析(英文)[J];作物学报;2002年05期 |
8 |
余守武;杨长登;李西明;;QTL精细定位策略及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J];中国稻米;2008年03期 |
9 |
屈婷婷,陈立艳,章志宏,胡中立,李平,朱立煌,朱英国;水稻籼粳交DH群体苗期耐冷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年05期 |
10 |
李维明,吴为人,卢浩然,A.J.Worland,C.N.Law;小麦7D染色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效应估计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6年06期 |
11 |
殷剑美,武耀廷,张军,张天真,郭旺珍,朱协飞;陆地棉产量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及定位[J];生物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12 |
Mebrouk Benmoussa,朱军,严菊强,何慈信,吴平;水稻产量因子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的QTL分析(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2期 |
13 |
曹立勇,朱军,赵松涛,何立斌,颜启传;水稻籼粳交DH群体耐热性的QTLs定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
14 |
侯名语,王春明,江玲,万建民,安井秀,吉村醇;水稻低温发芽力QTL定位和遗传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4年07期 |
15 |
闫超;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石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8期 |
16 |
林冬枝;张永娟;张俊芝;罗利军;董彦君;;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定位(英文)[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1期 |
17 |
张以民;;大豆QTL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大豆科技;2011年04期 |
18 |
朱昌兰,翟虎渠,万建民;稻米食味品质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9 |
张吉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4年02期 |
20 |
吴纪中;蔡士宾;颜伟;任丽娟;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ARz×扬麦158群体对小麦抗赤霉病性的QTL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