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海燕;王秀娥;陈佩度;刘大钧;;云南、西藏及新疆小麦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4期 |
2 |
金建康;平菇侧五菌株分类学地位的研究[J];食用菌;1993年04期 |
3 |
李卫民,姚技强,盛宝钦;西藏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简报[J];中国种业;1995年01期 |
4 |
陈佩度,黄琍,刘大钧;用中国春双端二体分析西藏小麦的染色体构成[J];遗传学报;1991年01期 |
5 |
强小林,张乾舫,尹中江;改进栽培技术和引种对西藏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J];西藏科技;1999年02期 |
6 |
代寿芬,郑有良,颜泽洪;西藏小麦醇溶蛋白Gli-1和Gli-2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7 |
林大武,崔广程,李建兰;西藏小麦卷叶瘿螨发生及习性的调查研究[J];植物保护;1987年05期 |
8 |
牛永春,王宗华;西藏小麦雪霉叶枯病发生初报[J];植物保护;1991年02期 |
9 |
贡嘎,尼玛卓玛,刘启勇,顾茂芝,次卓嘎;西藏小麦品质状况与改良目标[J];西藏农业科技;1995年04期 |
10 |
鲁兴萌,金伟;桑蚕来源致病性微孢子虫的分类学地位[J];科技通报;2000年02期 |
11 |
洛桑旦达;序[J];西藏科技;2001年08期 |
12 |
范瑞英,王保海;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因素及改良途径的思考[J];西藏农业科技;2004年01期 |
13 |
范瑞英;西藏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与品质改良探讨[J];西藏农业科技;2004年02期 |
14 |
陈建民,任正隆,J.P.Gustafson;西藏小麦及半野生小麦异染色质分化的C-带研究[J];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
15 |
曾彩云;刘彦群;李喜升;杨润生;夏瑞玺;石生林;;利用DNA条形编码探讨柞蚕饰腹寄蝇的分类学地位[J];蚕业科学;2008年02期 |
16 |
王银银,张保军,强小林,杨文平;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地域性表现[J];西藏科技;2001年08期 |
17 |
赖钟雄;陈源;林玉玲;赵巧阳;陈义挺;;福州野生蕉(Musa spp.,AA Group)的发现及其分类学地位的初步确定[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年01期 |
18 |
曾兴权;次仁卓嘎;次珍;强小林;吉万全;;西藏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
19 |
张保军,李硕碧,王银银,强小林,杨文平,丁瑞霞;两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的特点表现[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2期 |
20 |
王海燕,王秀娥,陈佩度,刘大钧;云南、西藏与新疆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