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语言与言语——《汉语修辞学》原版与修订版之比较

龚娜  
【摘要】:正《汉语修辞学》是王希杰先生第一部修辞学专著,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最好的一部修辞学著作”,这本书曾被多所高校选作教材,受到广泛好评,影响很大。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又读到了王先生的《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比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鑫鑫;;類似性の創造を主とする明喩表現[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2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J];外语研究;2011年04期
3 邓志勇;;伯克辞格理论的解构思想及其对修辞学的意义[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4 赵逵夫;;腴辞美句,婉而成章——兼评《〈左传〉修辞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5 ;《汉语研究丛书》出版[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6 黄美新;;隐性语言与古代汉语修辞教学[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7 周桂凤;;红段子的语言学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8 邓敏;;词语偏离搭配的修辞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9 张韶磊;皇甫贤昌;;短信文化下的语言偏离现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10 杨利平;;论湖南本土相声语言的语音句手段[J];作家;2011年14期
11 朱正觉;;修辞学上适应题旨情境的理论[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12 焦云彬;王培鑫;;试析跨文化交际中对合作原则的偏离[J];社科纵横;2011年08期
13 晏铭;;明喻成语造词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晓东;;体大 思精 科学 实用——王希杰《修辞学导论》简介[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石珠;;王希杰对汉字修辞的探索[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希杰;羊芙葳;;关于修辞思想的对话[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寿永明;;不断发展的修辞学思想——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希杰、聂焱网络对话(代前言)[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建安;;《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的特点与价值[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思益;;[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聂焱;;以小见大,形虫神龙——简评王希杰的《会说话就是财富》[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聂焱;;后记[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秦旭卿;何伟棠;钟玖英;;修辞学学与显和潜的对话[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荔;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汪如东;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发展汉语》中、高级教材中的修辞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黄婧;动词‘(?)(?)’的认知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李靖;双关辞格的多角度论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琳;论委婉语的得体使用[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娜;手机短信使用辞格的情况考察[D];河北大学;2009年
6 赵凯悦;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文灿;车尾标语调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谢洪欣;汉语数变格的再认识[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相声幽默的偏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邓梦兰;赵本山喜剧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国华;由“零风险”“零距离”“零增长”说开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郑建鹏;大学修辞教学理论的困境与突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鑫金 通讯员 于智连;安全纪录是这样创造的[N];石油管道报;2009年
5 陈汝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修辞”成为学术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张莉;网络带来语体变化[N];北京科技报;2001年
7 徐高潮;2003 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确定[N];广西日报;2003年
8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为语言学鼓与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