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

徐思益  
【摘要】:正一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的语言学说,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各个流派共同的学术渊源。二十世纪各种语言学思潮,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索绪尔学说的影响。他的学术思想也是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共同的精神财富。人称索绪尔开创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并非过誉之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丽莉;;再谈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读《语言的非任意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张璞;;浅谈索绪尔与布龙菲尔德语言理论的异同[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3 刘宝;;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几点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美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质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5 王娜;;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语言符号理论[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张一平;;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价值系统的再诠释——兼评何兰《关于索绪尔语言价值理论的重新诠释》[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7 范丽枝;;广告中的能指与所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8 熊青;;论结构主义两本语言学著作之异同——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9 朱嘉春;;索绪尔“二重性”语言学思想的辩证观初探[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10 王玉山;;网络笑话幽默机制的符号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1 黄汉华;;音乐符号能指-所指问题之词源学思考[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12 王月;吕子静;白静一;;对索绪尔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的理解[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13 潘超;;论符号学的意义生成理念及其局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4 河永三;;汉字与东方主义:古代中国人的视觉思维[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15 沈小燕;;语言学发展之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6 张杰;;“对话”与“交融”:世界版图中的俄苏符号学[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17 李霞;;英语隐喻和英语词汇的学习浅析[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18 王寅;;体验人本观视野下的认知符号学[J];外语研究;2011年03期
19 李霞;刘怡;;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浅议[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0 于全有;;“语言本质”内涵的内在逻辑层次[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杰、聂焱网络对话(代前言)[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伟;;三尺讲台 学者风采——聆听王希杰老师授课之感想[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思益;;[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少红;;发展中的王希杰的语言观[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聂焱;;后记[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建安;;王希杰的语言观及其发展轨迹[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希杰;徐思益;何伟棠;聂焱;李名方;孟建安;钟玖英;李子荣;;三一语言学网络对话[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王希杰;聂焱;郑荣馨;;学派和学风及其他[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曹石珠;;王希杰对汉字修辞的探索[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秦旭卿;何伟棠;钟玖英;;修辞学学与显和潜的对话[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3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7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程悦;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D];同济大学;2006年
9 金华;俄语句义层次的语言符号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志;论索绪尔对西方文论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2 蔡灿煌;从语言的理据看术语翻译的三种方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朱蓓蓓;博杜恩·德·库尔特内的语言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4 马婷婷;08奥运文化视觉形象系统的符号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辉;索绪尔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许俊义;从符号学角度看现代广告的意义生产[D];苏州大学;2006年
7 陈业俊;索绪尔语言哲学与相对主义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宣;能指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宣;能指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罗阳;词汇符号中的象似性和任意性纵览[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杰;索绪尔今天之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腾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王希杰;索绪尔研究的重大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汪榕培;面对巨人的肩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5 王为民;索绪尔生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裴文;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的时空观[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李开 南京大学中文系;说“言”道“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陈学广;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历史还原和系统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高山杉;“学术女超人”原来是“书皮党人”[N];东方早报;2010年
10 李国华;由“零风险”“零距离”“零增长”说开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