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网络语言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

许钟宁  
【摘要】:网络语言变异现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它受制于网络交际特定主客观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是网民们出于语用的需要对现有语言规范进行的有意识的“偏离”,多侧面地体现着语言的文化渗透。网络语言因其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而具语用价值,在网民群体中约定俗成,普遍流行,已形成为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方言。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其产生和发展主要是由网络交际者的语言观念因素、语言心理因素以及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因素决定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常宇丽;孙芳;;网络语言的文化渊源及语体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周学芳;;网络语言折射的文化内涵[J];考试周刊;2008年09期
3 周卫红;;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J];晋阳学刊;2006年05期
4 邹敏;;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探析[J];飞天;2011年02期
5 杨苏平;网络语言的超常规特征[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6 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7 孙菊芬;;网络语言中的记音汉字[J];阅读与写作;2006年01期
8 陈建华;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宿哲骞;;隐喻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华章(教学探索);2006年02期
10 张政英;;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10期
11 白小丽;;网络语言中的拆字合字表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2期
12 齐红飞;;修辞对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解[J];新闻爱好者;2009年02期
13 黄立;;网络语言返祖现象浅析[J];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08期
14 刘海萍;;网络语言的符号学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9期
15 及文平;郝跃;;网络语言对汉语语汇生成的制约[J];新闻爱好者;2010年19期
16 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年10期
17 张小平;;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解读[J];山东视听;2003年04期
18 陈光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9 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20 宁方民;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规范[J];教学与管理;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董宪臣;;从网络词汇的衍生机制谈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谭汝为;;热门网语解诂[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5 李宇明;李开拓;;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上的讲话[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玛琳娜·吉布拉泽;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多视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崔馝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李海辉;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邵严毅;蓄意歧义作为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文方;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任容华;新型被动结构“被V_双”的传播与认知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辽宁社科院 曲彦斌;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6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7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8 于淼;规范网络语言引争议[N];工人日报;2005年
9 鲍晓倩;请对网络语言多一点儿耐心[N];经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庄严;亦忧亦患难取舍[N];吉林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