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天石  
【摘要】:正六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它是公元3至6 世纪以六朝都城建康为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六朝文化的价值,总的来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很好地总结。这是我们评价六朝文化价值的基本出发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广锠;;中国佛教史研究的新收获[J];读书;1982年08期
2 罗义俊;“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论汉武帝的用人制度[J];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3 沫兰;一九八三年曲阜孔子学术讨论会简介[J];东岳论丛;1983年04期
4 谷秋;;毛泽东早期思想讨论会[J];哲学动态;1983年03期
5 卢兰琪;;评高禄堂的作品[J];山东文学;1983年03期
6 ;北京大学哲学系庆祝冯友兰教授从教六十年、张岱年教授从教五十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林毓生,穆善培;胡适的假改革主义[J];齐鲁学刊;1984年05期
8 侯玉臣;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文化政策[J];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9 ;《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一二三辑要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10 包遵信;;比较·交流·发展——文化史比较研究浅谈[J];读书;198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爱国;;朱熹的科学价值观及现代意义[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王有为;;从文化角度重估朱熹及朱子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羊涤生;;朱熹与科学[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4 王有为;;程朱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5 辛冠洁;;朱熹研究回顾[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6 程利田;;朱熹理学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陈炯;;修辞的得体性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8 李卫中;孟建安;;得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张正明;;不知晋,焉识楚?不知楚,焉识晋?[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10 李孟存;;《周易》与晋国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蔡堂根;中国文化中的人神恋[D];浙江大学;2004年
5 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9 战佳阳;道家、道教与《黄帝内经》[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10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东亮;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家安;胡适文献整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继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范式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6 徐艳;周恩来,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D];外交学院;2001年
7 周建伟;“气”:感应之枢[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徐贞;超越忧患 走向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罗志军;发展旅游经济 建设旅游强市[N];光明日报;2000年
2 宁旅;千古风流到此看[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巨天中;古为今用:现代策划的良策[N];科学时报;2000年
4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田梅;南京古城墙出新迎接“六艺节”[N];新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俞巧云 本报实习生 宋元晖;朝天宫:展现南京古都风貌的“明珠”[N];新华日报;2000年
7 赵文胜 朱新法;南京博物馆将展示南京历史文化[N];新华日报;2000年
8 赖配根;科学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林国平;论“三个代表”与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N];福建日报;2001年
10 董光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未来科学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