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范容廷  
【摘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自从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就其发展理念、评价方法、发展模式,以及各种类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经形成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概括,以期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情况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文中主要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应将旅游业看做一个整体的系统思想。本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具体分支进行了整理,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玲;;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4期
2 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瑞梅;;广西北部湾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欧阳嘉旋;王力峰;;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应用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5 叶仰蓬;;当前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面临的核心矛盾探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金丽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生态开发研究——以梁子湖为例[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5期
7 谢守红;杨红霞;;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8 李宏;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吴勇;;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地的应用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10 张凤雨;郭福生;;简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J];科技广场;2011年02期
11 胡永红;;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2 杨载田;21世纪衡山新一轮旅游开发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3 姚德丽;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J];广西林业科学;2004年03期
14 刘滨谊,张国忠;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以新疆四地州旅游战略规划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2期
15 李娴,殷继成,张瑞英;初探八美变质岩石林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16 李伟梁;;论民族社区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J];社会工作;2005年10期
17 杨艳;黄震方;;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5期
18 傅生生;;长汀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9 高阳;陈俊安;;略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4期
20 徐燕;张立明;肖亮;;城郊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利益协调研究——以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容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邱云美;;社区参与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黄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4 马波;;中国海滨旅游开发: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5 ;第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纪要[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6 王广贵;刘旸;;黑龙江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简王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张述林;;山地旅游环境研究现状及展望[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刘世栋;高峻;;崇明岛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环境管理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陈蓦;;开发与保护的双重背景下打造“梁河形象”[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若凝;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联兵;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5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肖拥军;旅游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李文杰;旅游干扰驱动下草原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辉;地主庄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荣浪;写意式生态规划:山地古村落的旅游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贾洁;上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春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热娜;兰州市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黎;新疆工业旅游开发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苗红;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廖慧娟;环城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京 梁杰;旅游开发不能再搞重复建设[N];经济日报;2001年
2 记者李韧、施勇峰;旅游开发应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并重[N];人民日报;2002年
3 马勋勇;石门乡——引导村民行使民主权利 推进政务科学决策[N];毕节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秀娟 通讯员 王安良 杨军;王新勇:旅游开发将持续升温[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见习记者 毛国寅 通讯员 魏高品 张华;全国政协建言武陵旅游开发与协作[N];恩施日报;2007年
6 唯色;旅游开发可能给我们的家园带来什么?[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7 马东良;建言献策“两区”旅游开发[N];人民代表报;2007年
8 罗田县旅游局 丁剑;旅游开发是最大的招商引资[N];黄冈日报;2008年
9 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陈辉;李小龙乐园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梁康 本报记者 王帅;陕南旅游开发亟待资金扶持[N];陕西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