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浅谈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策略

郑国锋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框架的建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日益成为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教师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如何整合与优化各级课程, 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标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课程整合具有重本与开放、过程与动态、传承与创新、适切与多元、复杂与充盈等特征。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式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涨落式和重组式等。课程整合的优化与价值在于:确立“教师是课程建设者”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机制、争取课程整合的环境支持、开创课程实施中的整合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文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J];快乐阅读;2011年16期
2 陈岩;;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刘宝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施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1年14期
4 钟世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4期
5 黄志红;;课程整合:历史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6 方仪;胡晓庆;吴应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7 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石淑君;陈秀忠;;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9 朱科锋;;专题学习网站中资源的选择与处理——以语文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10 刘文红;;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11 邱会;;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12 肖月宁;;信息技术能否改革教育——正确认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期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13 牟智佳;;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14 王贤灿;;整合,为学生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15 王娜;王洪峰;;信息技术与线性代数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1期
16 吴畏;;实施课程整合 构建“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7 吕建华;;多媒体教学平台在山区教学中的作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18 毕猛;王玉;林森;;农远工程“三种模式”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19 李官第;;中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学科整合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4期
20 连燕丽;岳丽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锋;;浅谈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4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全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多元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熊丽;;“一曲新词,天高海阔”——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例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甘卫华;离岸软件外包服务供应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肖珑;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纪恒;路桥经济研究——兼论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华;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康贵;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乔琴;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莫祖波;网络资源库设计及其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晓明;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苏向红;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定县一中 皮云波;浅谈课程整合方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河北省保定150信箱子弟学校教务处 刘艳军;辨析课程整合中的“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湖南吉首大学商学院 鲁明勇;课程整合到底是为了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玉环;名牌的内涵与特征[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5 宿德坤;数学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阎桂芬;实践凝练课程整合五原则[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苏秀慧;谈谈课程整合在实际中的应用[N];莱芜日报;2007年
8 泰州市海军中学 赵家云;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探析[N];江苏教育报;2011年
9 贾雪虹;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文物报;2011年
10 西安交通大学阳光中学 徐赐成;三“件”建设——课程整合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