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也谈高校扩招

何彦  
【摘要】:正 近两年来,关于高校扩招及学费涨价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主张教育产业化的主要理论依据为:其一是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商品都已进入买方市场,唯独高等教育还是卖方市场,并称之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即然我国处在通货紧缩阶段,什么投资拉动、住房拉动、信贷拉动、股票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伟;王德清;;高校毕业生召回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沈颖;李国峰;;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8期
3 南笛;京城一景:百姓透视高校扩招[J];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09期
4 林健;高校扩招后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Z1期
5 李晓波,戎进;试论扩招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段汝和!邮编:075131 ,陈建新!邮编:075131;试论高校扩招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7 薛彦;高校扩招与教育体制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初立新;我省高校扩招后的商业贷款情况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臧东娥;试论高校扩招后教师定位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华;高校扩招后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11 田杰;解梅;黄银娣;;高校扩招后毕业设计质量滑坡问题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22期
12 张天兆;;对高校扩招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13 周昌辉;邓维;;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特点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4 牛乐;;谈高校扩招后学生档案的管理[J];山西档案;2006年06期
15 于维同;黎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6 唐黎;田园;;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0期
17 冯虹;陈冬;;高校扩招与城市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8 徐四星;;以开源节流突破高校资金瓶颈[J];现代商业;2007年24期
19 郑川;胡媛;陈西平;;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0 徐雪;;如何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扩招引发的问题及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肖凤翔;陈玺名;;我国高等学校过度债务的成因及其预警措施[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敬书;苏含英;;高校扩招与教室资源管理的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冯长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谈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保证问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司林波;;从经济人的视角看我国的高校扩招[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6 孙河川;;沈阳市高校办学模式创新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李漫红;苏明飞;;高校扩招背后——谈大众教育及其未来之路[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8 陈琴;胡维治;;论扩招后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陈昌礼;陈燕菲;龚维;耿芃;;高校扩招背景下工科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浅析[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钟晓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海龙;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王哲;《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9 宋红霞;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红;我国“985工程”高校定位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杨洁;扩招以来湖北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武恺;山西省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杜德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建阳;提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助能力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荣壁德;高校扩招形势下德育实施工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娜;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梅;高校扩招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淑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连续扩招的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 傅丕毅;高校扩招要“质”“量”并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本报记者 陈韶旭;高校扩招质量须保证[N];文汇报;2002年
3 徐勇;高校扩招不能牺牲质量[N];新华日报;2000年
4 潘晟;高校不是镀金场,质量才是生命线[N];上海金融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顾巍钟;关注高校扩招规模调整[N];新华日报;2002年
6 鲁宁;高校扩招没有错[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记者 秦健;市内高校扩招 高考内容减少[N];重庆商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肖祯;理性看待高校创收[N];中国会计报;2011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燕;南非高校扩招的问题及其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春;高校扩招 别“发烧”[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