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颈动脉超声对正常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评估

卢建波  王海燕  田稳  杨爽  王琳琳  
【摘要】:目的: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随年龄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高分辩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5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颈动脉检查,测量颈动脉IMT,比较不同年龄组IMT的变化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结果遵循以下规律,正常人囊部厚度颈总动脉厚度颈内动脉厚度。正常人各年龄组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正常人50岁以后,颈动脉IMT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立了颈动脉IMT的正常参考值,对正常人颈动脉内中膜做出了评估,为今后预测、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及心脑血管疾病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芦海!100016,朱栓立!100016,乔华!100016,董春平!100016,张淑华!100016;高血压伴与不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1年03期
2 黄中红;苏莉莉;;176例颈动脉内膜增厚病变的超声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2期
3 刘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4 王国飞;耿曙光;鲍勇;;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J];心脏杂志;2007年06期
5 姚依群,简文豪,黄小琴,王伟,徐少平,朱洁,崔吉君;心梗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年08期
6 牛建一!262500,张蕊!262500,牛建霞!262500;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7 张爱宏;颈动脉超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9期
8 蒋辉华,周旭平,包仕尧,赵合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9 陈绪才;卞建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10 闫鹤立;史万英;王菁;唐蕊;;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微循环;2006年04期
11 孙立勤;于春艳;傅文中;吴国富;陈国英;;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6期
12 乐永平;;120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年12期
13 张志伟;刘泰;;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6期
14 李小英;柳茵;刘维军;李琳;郑云慧;;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15 姚依群,简文豪,黄小琴,徐少平,徐幼月,吴爱民,朱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9期
16 海力比努尔,于兰,施培培,何军;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3期
17 李帆;郭海芳;;心灵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7期
18 张珂;李新立;曹玉珍;吴秀芳;刘群才;;急性脑梗死早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19 胡小丽;范燕;赵容;邓娟;杜衡;;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颈动脉血管造影相关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0年18期
20 谢静;;颈动脉超声结合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华;王慧群;龚烨;;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周振芳;金红;庞利;;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与经颅多普勒改变的相关性[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权胜;王玺;;74例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分析[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周振芳;金红;庞利;;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与经颅多普勒改变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姚春霞;唐晓君;邢亚莉;刘春梅;;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的临床观察[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关文卓;江新梅;;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与临床[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何冬若;;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超声、脑血管造影联合诊断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唐佳宇;楚兰;杨雪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眼底病变与颈动脉超声的改变[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小亚;金笑平;朱敏;林仙方;张丹红;叶祖森;;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爱宏;;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及诊断分析有关问题[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调查暨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振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律及其客观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3 刘芳;综合血管超声技术评价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4 谷红霞;健康人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金修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背向散射积分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中的诊断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6 刘丽文;外周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杨永君;1.压力梯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共同影响颈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康晟;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性质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马喆;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动脉重构检测中的初步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红;ABI运动实验(Bruce方案)评估PAD高危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银婷;颈动脉超声对急性冠脉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D];汕头大学;2010年
2 樊丽霞;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脑血管弹性储备的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建钢;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4 董兴龙;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液TG、Tch、FIB检测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5 关文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与临床[D];吉林大学;2008年
6 党辉;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病变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杜海萍;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郭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不同缺血状态的相关性[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冯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征与颈动脉超声及危险因素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黄季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分级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沙琼 特约记者 陈杰;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N];健康时报;2010年
2 邹艳秋;颈动脉超声[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记者 王世甫;市医院一项研究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N];通辽日报;2010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经常头晕先排除中风[N];健康时报;2006年
5 记者 阎红;正常人也想做“心理CT”[N];健康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赵绍华;防治中风显微镜下有高招[N];健康时报;2004年
7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杨绪军 特约记者 黄春燕;一次打通两处狭窄血管[N];健康时报;2008年
8 姚向阳;“提前干预”让您远离脑血管病[N];解放军报;2002年
9 黄显斌;唐明山;让乙肝病毒携带者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湘雅医院心理中心 朱丹彤博士;正常人的“异常”现象[N];大众卫生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