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巨星  
【摘要】:正教育是一种合力,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主体是家庭、学校、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步调统一,相互促进,它们的合力就越大,效果就好;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分力,教育影响就被削弱,甚至抵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华平;;现代教育下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J];成功(教育);2007年11期
2 何书利;;师生关系与教育效能[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6期
3 钟海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浅论[J];教书育人;2001年08期
4 李哉平;“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成果推广会在天台县举行[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7期
5 黄雪东;;以学生为本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J];引进与咨询;2006年03期
6 张莉;刘晓梅;;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黑河教育;2006年02期
7 岳长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吉林教育;2006年06期
8 周镇江;;亲和互动,寻找诗意灵魂——浅谈课改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12期
9 张良皋;;忆鲍鼎先生[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7期
10 黄行福;;“辱师”事件拷问新型师生关系[J];教书育人;2007年22期
11 张景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职业时空;2007年21期
12 李宏昇;;新课改后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魅力中国;2009年20期
13 单如奎;;刍议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4期
14 陈维鹏;孙晓燕;;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09期
15 向凯旋;代琴;;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6 杨正浩;;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7 姚燕平;;师生关系忧思录[J];教师博览;1996年11期
18 田运隆;;新型师生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6期
19 李世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2003年17期
20 章香娇;浅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李婧;;新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侯颀;;关于中学师生关系紧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侯颀;;关于中学师生关系紧张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4 谷伟;;教育教学管理心得与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戴康理;;加强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林屹;;让学生成为主人——新型教学方式与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学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周学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宁夏卷)[C];2010年
9 樊怡春;;创设师生互动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马蓉华;;家园共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交流沟通是师生成长的关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初中阶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小娟;建立高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3 周望清;新型师生关系与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朱典钱;农村高中数学课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卞丽萍;论新型师生关系与思想政治课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桂玲;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桂月;《英语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冬梅;论物理课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丽君;基于高职生心理健康和新型师生关系的二语习得效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管见[N];甘肃日报;2006年
2 万载县株潭中学 邓颖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N];宜春日报;2008年
3 李建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N];长治日报;2010年
4 河南省新安县城关镇古路小学 袁联子;素质教育要求新型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叶小静 见习记者 华晓露;个性教师,催生新型师生关系[N];温州日报;2010年
6 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 常萌萌;新型师生关系在和谐高效课堂中的主要表现[N];学知报;2010年
7 见习记者 张翔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王利军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培养自身角色意识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N];天津教育报;2011年
9 主持人:刘茜;新型师生关系[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杨桂东;由新型师生关系想到的[N];中国石油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