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双义;林殿阳;王超;吕志伟;;光纤组束研究的新进展[J];激光技术;2005年06期 |
2 |
常丽萍;郭淑琴;范薇;徐红;任宏亮;汪小超;陈柏;;单频脉冲光纤放大器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4期 |
3 |
苏红,张为俊,王世兴,葛传文,邵杰,杨颙,汪震,聂劲松;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光学发生器和放大器的理论分析[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1期 |
4 |
巴德欣;吕志伟;朱成禹;王雨雷;王双义;;液态介质纵向振动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性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8年05期 |
5 |
丁迎春,吕志伟,何伟明;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激光组束规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3期 |
6 |
林殿阳;蒋萧村;王淑杰;王双义;吕志伟;;宽带KrF激光抽运SF_6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脉宽稳定性[J];中国激光;2008年02期 |
7 |
张喜和,沈柯;调制脉冲泵浦相位共轭振荡器的动力学行为[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8 |
丁迎春,吕志伟,赵晓彦,程永康;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组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
9 |
姚宝权,王月珠,鞠有伦,王骐,马祖光;红宝石相位共轭激光器泵浦的KTP光学参量振荡器[J];光学学报;1999年03期 |
10 |
后运飞,刘耀兰,王英,丘军林,EichlerHJ;光纤相位共轭镜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0年01期 |
11 |
汤秀章,姚刚,王孝君;KrF激光在SF_6气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2期 |
12 |
何伟明,吕志伟,王骐,马祖光;光束相干驱动声子场提高SBS相位共轭保真度稳定性[J];中国激光;1997年08期 |
13 |
孙年春,程洁,邓崇俊,吕百达;相位共轭腔的新问题[J];激光技术;1994年01期 |
14 |
韩勇,景峰,丁磊,刘华,力一峥,张小民,满永在;基于“桶中能量法”的相位共轭保真度测量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年04期 |
15 |
鞠有伦,陈德应,于欣,王月珠,王骐;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实现在轨运动目标激光跟踪瞄准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1期 |
16 |
过巳吉;无源相位共轭技术[J];中国激光;1994年S1期 |
17 |
陈岩松,张玉河,郑师海,李德华,李承祥,朱镛,吴星;BaTiO_3:Ce在633nm波长的互泵浦相位共轭[J];量子电子学报;1994年02期 |
18 |
贺顺忠,孙远坤.张以谟,姜全忠,吕新壳,陈焕矗;Ce:KNSBN晶体中产生的双泵浦相位共轭[J];光学学报;1995年08期 |
19 |
葛传文,张为俊,高晓明;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10期 |
20 |
;CO_2和CO激光激活介质用作相位共轭反射镜的非线性元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