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聚焦抽运条件下CS_2介质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摘要】:以波长1.053μm,脉宽28ns 的 Nd:YLF 激光器作为光源,采用3:1的缩束系统,对非聚焦抽运条件下 CS_2 液体介质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受激布里渊散射能量反射率和脉冲宽度随抽运光能量变化的规律,并与聚焦抽运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非聚焦抽运条件下同样可以产生受激布里渊散射,不同的是阈值能量大幅提高,能量反射率也较聚焦条件下低得多,抽运能量155mJ 时仅为17%,输出能量的不稳定度达到10%。受激布里渊散射脉冲宽度在非聚焦和聚焦条件下的变化几乎一致,都随着抽运能量的增大而变宽,在阈值附近具有最小值,约为16ns。
|
|
|
|
1 |
刘安玲;张为俊;高晓明;;着色丙酮中受激热散射和纯丙酮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频率响应(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
2 |
王双义;林殿阳;王超;吕志伟;;光纤组束研究的新进展[J];激光技术;2005年06期 |
3 |
赵智刚;黄立贤;徐德;刘崇;陈军;项震;;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水中无反射物体探测[J];中国激光;2009年06期 |
4 |
常丽萍;郭淑琴;范薇;徐红;任宏亮;汪小超;陈柏;;单频脉冲光纤放大器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4期 |
5 |
刘安玲;张为俊;高晓明;;泵浦光发散度对布里渊池重复运转特性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8年02期 |
6 |
巴德欣;吕志伟;朱成禹;王雨雷;王双义;;液态介质纵向振动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反射性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8年05期 |
7 |
冷静,沙国河,花晓清,杨何平,张存浩;三倍频Nd:YAG激光抽运氧气中的受激拉曼和布里渊散射[J];光学学报;2005年08期 |
8 |
王春灿;张帆;陆玉春;耿蕊;童治;宁提纲;简水生;;单频大功率光纤放大器中抑制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6年12期 |
9 |
杨珺;吕志伟;何伟明;;种子场诱导单池SBS脉冲波形保真的实验研究[J];激光技术;2005年06期 |
10 |
张祎;吕志伟;何伟明;王雨雷;哈斯;;泵浦脉冲宽度对受激布里渊散射保真度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
11 |
刘安玲;王琴惠;;光纤中瞬态受激布里渊与瑞利后向散射的协作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
12 |
邓少永;朱永祥;郭少锋;陆启生;陈燧;林文雄;许灿华;;K9玻璃与熔石英玻璃中纵向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脉宽压缩和能量提取效率[J];中国激光;2007年02期 |
13 |
屈军,高伟,梁军;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7期 |
14 |
林殿阳;蒋萧村;王淑杰;王双义;吕志伟;;宽带KrF激光抽运SF_6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脉宽稳定性[J];中国激光;2008年02期 |
15 |
鞠有伦,陈德应,于欣,王月珠,王骐;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实现在轨运动目标激光跟踪瞄准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1期 |
16 |
武立华;吕月兰;黄玉;;应用焦区受激布里渊散射特性探测水下物体[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7 |
郑晋玲,黄茂全,张云;鉴别CS_2介质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的微小差异的实验方法[J];量子光学学报;1997年03期 |
18 |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散射、振荡与谐波产生[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5期 |
19 |
吕月兰,吕志伟,何伟明,杨珺;抽运能量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光限幅特性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4年02期 |
20 |
吕月兰,吕志伟,杨珺,何伟明;单模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对纳秒激光脉冲的光限幅特性[J];中国激光;2003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