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外腔锁相半导体激光器阵列超模的远场光瓣和次峰

张利平  陈建国  杨华  陈海波  钱凌轩  施鹏程  
【摘要】:对外腔锁相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各阶超模远场的光强分布进行了分析。超摸远场的光瓣呈周期性分布,光瓣之间分布着等间距的次峰,一般情况下次峰强度远小于光瓣强度。两个光瓣对之间的距离等于激光波长λ和相邻两发光单元中心间距 d 的比值,而每一对光瓣的间距由超模阶数决定。最低阶超模(LSM)和最高阶超模 (HSM)的光瓣两两相连,而且相连光瓣间存在着一个光强更大的次峰,两个光瓣和一个次峰组成一个复合光瓣,因此最低阶和最高阶超模的光瓣数目比中间阶超模减少了一半。对于中间阶超模,距离光瓣较近的次峰强度较大, 而较远的光强较小。基模与最高阶超模的远场分布相似,但复合光瓣相对移动了距离λ/(2d)。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宙平;赵艳莉;楼祺洪;周军;;窄线宽、高光束质量的外腔双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10期
2 赵媛媛;侯霞;陈卫标;;2μm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06期
3 雷兵;冯莹;魏立安;刘泽金;;激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07年04期
4 樊叔维;沈玉婷;;透镜导管耦合系统中光线三维追迹模拟分析[J];光学学报;2009年08期
5 施鹏程;钱凌轩;陈建国;杨华;陈海波;;外腔锁相中二极管列阵相邻单元间不同侧模的耦合系数[J];激光杂志;2005年06期
6 李劲东;李小莉;陆雨田;朱小磊;;双侧面90°抽运微通道致冷Yb:YAG板条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6年03期
7 曹翔科;何耀;张蓉竹;;激光的相位噪声特性以及抑制方法研究[J];光学技术;2008年S1期
8 张雪;赵鹏飞;李强;刘波;马建军;;提高二极管激光阵列外腔锁相效率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9年08期
9 陆丹,严地勇,陈建国,林晓东,高松;外腔锁相二极管激光列阵的超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9期
10 杨华,陈海波,陈建国,严地勇,陆丹,高松;利用外腔改善半导体激光器列阵的远场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S1期
11 杨华,严地勇,陈海波,陈建国,陆丹;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中准直透镜的位置选择[J];激光杂志;2005年01期
12 赵伟瑞,谢福增;用于干涉测量的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4年08期
13 刘洋;程勇;王小兵;孙斌;王立军;;光纤激光合成技术研究新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14 葛剑虹,陈军,Andreas Hermerschmidt,H.J.Eichler;单瓣近衍射极限输出的带外腔半导体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4年07期
15 严地勇,唐淳,陈建国,冯国英,李大义;外腔锁相中二极管激光阵列发光单元间耦合系数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01期
16 王克俊,李强,郭渭荣,左铁钏;二极管激光阵列在Talbot外腔锁相中的超模分析[J];激光杂志;2005年03期
17 赵兴海;高杨;程永生;;激光点火技术综述[J];激光技术;2007年03期
18 卢常勇;李莉;刘旭;张玺;张晶;曹海源;程勇;;角锥棱镜腔激光二极管抽运被动调Q激光器[J];光学学报;2007年07期
19 吴彝尊,惠荣庆,张建平,管克俭,彭怀德;1.5μ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弱相干光光纤通信实验系统[J];电子学报;1990年04期
20 董启明,潘仲琦,张汉一,杨今强,周炳琨;大功率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平;陈建国;杨华;陈海波;钱凌轩;施鹏程;;外腔锁相半导体激光器阵列超模的远场光瓣和次峰[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彭瑜;赵阳;李烨;曹建平;方占军;臧二军;;使用Hansch-Couillaud实现461nm外腔倍频激光器的锁定[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志武;冯莹;魏立安;官庆;姜广文;;多点泵浦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理论以及数值分析[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傅喜泉;雷大军;李瑛;文双春;;非均匀加宽放大介质中宽带啁啾脉冲的放大[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崔小虹;;“激光器件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6 蒋新颖;袁晓东;徐美健;刘建国;贺少勃;曹丁象;魏晓峰;;应力双折射对Nd:YAG组合式片状激光振荡器转换效率和光强分布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唐晓军;周寿桓;秘国江;吕华昌;张申金;;增益介质可交换的固体热容激光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葛成良;黄志伟;范国滨;梁正;刘志强;李正东;吴剑涛;孙和平;冷杰;郑捷;杨锐;顾静良;路大举;万敏;胡晓阳;;激光斩光器自动控制系统[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单肖楠;路国光;何春凤;秦莉;晏长岭;王立军;;980nm垂直外腔面发射激光器理论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汪家升;陈长水;房晓俊;张鸿博;林学春;张东香;张秀兰;冯宝华;杭寅;许祖彦;;Cr:LiSAF晶体飞秒激光放大器[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剑虹;外腔注入振荡改善半导体激光器模式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黄琳;1.06μm调Q光纤激光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曙光;紧凑光子源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4 闫晓娟;双波长外腔共振和频产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夏光群;法布里—珀罗滤波器和光纤光栅滤波器[D];四川大学;2002年
6 李宏棋;角隅和直角内圆锥面全反镜激光谐振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明;Ce:BaTiO_3自泵浦位相共轭器特性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游开明;宽带脉冲激光的传输和聚焦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洪治;改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相干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周益军;基于激光热应力的金属薄板无模成形的基础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地勇;激光二极管阵列外腔锁相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陈海波;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的一般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杨华;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实验及其远场细致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施鹏程;外腔锁相宽条半导体激光器列阵侧模耦合系数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5 赵鹏飞;外腔二极管激光阵列输出光束的模式选择和效率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增辉;光栅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7 邓燕;光栅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双稳动静态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周寒青;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运行不稳定性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孝芳;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与光纤耦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罗道斌;低频液体表面波激光衍射条纹的特征及表面波物理参量的测量[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冬;激光研究:应基础材料先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张卫国;激光技术在柔版印刷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8年
3 ;光分两路激活激光器革新[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王俊鸣;美研究人员让硅材料成为激光源[N];科技日报;2006年
5 ;走进光的微观世界[N];科技日报;2006年
6 梁靓;激光投影前景被看好下一步需提高成品率[N];中国电子报;2008年
7 记者  毛黎;激光技术可冷却物体接近绝对零度[N];科技日报;2007年
8 ;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混合硅激光器[N];人民邮电;2006年
9 本报记者 何锦惠;光电交响中的美丽音符[N];科学导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操秀英;“追光者”的脚步[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