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脉冲激光雷达最佳鉴别电平的确定方法

王春勇  谢俊  卞保民  李振华  
【摘要】:脉冲激光雷达以其波束窄、作用距离远、无需合作目标等独特优势,在气象检测、动态目标跟踪、地形地貌测绘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相位激光雷达测距精度可达厘米量级相比较,脉冲激光雷达的测距精度一般在米的量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脉冲激光雷达的测距精度,是使该类设备实现技术突破和更新换代,从而大幅度拓宽其应用领域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从总体来说,脉冲激光雷达的研究已较成熟,而对测距精度问题的研究,是该技术领域中仅有的值得作出持续努力的关键环节。根据常规脉冲激光雷达的实际工作状态,以钟型脉冲模型来表征发射激光的时域特性,以高斯光束来描述其空域的光场分布,阐明了激光发射系统的关键参数——激光发散角对回波信号的影响,即随着激光发散角的增大,激光回波的幅度降低且脉宽展宽;进而讨论了在恒电压幅度鉴别模式下,回波信号幅度变化和宽度变化对测距精度的影响,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由回波幅度变化所造成的测距误差与由回波脉宽变化引起的测距误差,随鉴别电平的取值不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因而为了尽可能把总的时延误差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测距精度的目的,需要综合考虑鉴别电平的选取对回波幅度变化和脉宽变化所带来的两种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雷达最佳门限比(回波脉冲所形成的电压幅值与鉴别电平的比值)的概念并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不同门限比条件下大量测距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最佳门限比的存在。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最佳门限比的取值在1.6附近,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冠军,李树楷,胡以华;机载激光雷达测距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1年06期
2 吴礼;彭树生;肖泽龙;是湘全;;提高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测距精度的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03期
3 姜欣;杜建凤;;基于TDM/TDMA的EPON、GPON系统测距与时延补偿机制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Z1期
4 姚金良;严惠民;张秀达;姜燕冰;;一种应用图像配准叠加提高成像激光雷达测距精度的方法[J];中国激光;2010年06期
5 杨清玉;于宁;王霄;冯仁剑;;无线传感器网络线性调频扩频测距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6 李柏渝;李彩华;孙莉;欧钢;;通道非理想特性对导航接收机载波相位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郑秋贞;杨华军;李东;朱颖;;TDI CCD在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中的应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臧立君;变容二极管调频的非线性及其校正[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9 张伟锋;薛明华;李林琳;;基于FPGA的实时测距雷达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12期
10 鲁振兴;高静;张义飞;;高频地波雷达消除一阶海杂波对目标测距影响的方法[J];电讯技术;2008年08期
11 王喜文;朱旭东;;精确的时间同步技术[J];现代雷达;2008年08期
12 徐山;刘发林;;基于六端口技术的双频PD雷达多目标检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3 任光亮;孙垂强;倪浩;常义林;;空间精密OFDM测距技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4 王虹;李兴国;;FMCW雷达差频信号的非线性分析[J];电光与控制;2010年10期
15 何世彪;白洁;罗冬梅;肖利丽;;混沌扩频测距方案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1年03期
16 彭勇,雒仲祥,向汝建,郑为民,张卫;532nm脉冲激光成像雷达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3年05期
17 霍玉晶,陈千颂,潘志文;脉冲激光雷达的时间间隔测量综述[J];激光与红外;2001年03期
18 黄仁欣,宗成阁;液面雷达测距精度及补偿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2期
19 张湘俊,王韬,陈忠嘉;伪随机码精确测距系统测距精度的讨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20 赵天鹏,蔡浒,沈锋,何德勇;一种提高空间伪码扩谱测距精度的实用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勇;谢俊;卞保民;李振华;;脉冲激光雷达最佳鉴别电平的确定方法[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剑英;齐亚斌;;脉冲激光雷达测距系统虚警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3 王陆潇;黄智刚;赵昀;李锐;;GPS用户测距精度的表示变化及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冉学均;王建群;李振山;姚国仲;;基于时钟分配的脉冲激光雷达实时采样系统[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孙长贵;李兴国;郑建国;;毫米波数字雷达的信号及传输[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洪燕;齐望东;;多径环境下的无线电干涉测距[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孙长贵;李兴国;;关于毫米波数字雷达技术的初步探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辉;王涌天;;一种新型激光成像雷达的距离图像仿真[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家兴;;卫星信号功率与接收机测距精度关系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李旭;龚俊斌;周志伟;;激光成像雷达回波数字化技术[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绍华;IR-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野秋;UWB跳时调制、电磁兼容及定位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曹延伟;多频连续波雷达跟踪控制器设计及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李柏渝;高性能卫星导航接收机模拟信道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袁俊泉;连续波测距雷达信号分析器设计及相关理论与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郭黎利;基于互补序列的通信测距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姜燕冰;面阵成像三维激光雷达[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峰;游标测距原理研究及其在线性调频脉冲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彭渤;基于RSSI测距误差补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许宏亮;汽车防撞雷达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孙垂强;OFDM测距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吴迪;特殊环境下超宽带传感器网络测距与定位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冯聃;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信道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7 姚金良;机载面阵三维激光雷达运动成像的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顿丛丛;5mm调频探测系统信号处理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超;双通道动态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艾俊轶;毫米波高精度测距雷达信号处理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