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宏帆  
【摘要】:正引言“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语法项目,是语法研究中的热点,很多语法学家都曾对“把”字句做过专门探讨。崔希亮(1995)对《红楼梦》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两部著作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出“把”字句的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郝红艳;;汉语内部因素与留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内偏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陆仲任;怀念老师萧友梅先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3 吴桂龙;吴禄贞出国留学及毕业回国时间补考[J];史林;1989年01期
4 黄增章;建国前中山大学文科刊物述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5 张明洋;;中日近代留学教育比较[J];日本研究;1992年03期
6 张金泉;;“我是半个中国人”——记塞内加尔留学生阿萨内[J];中国高等教育;1993年04期
7 周芳;《新大陆》:一部留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J];神州学人;1994年04期
8 李铁映;《寸心集》──怀念曹瑛同志文集序言[J];新文化史料;1996年03期
9 尔沙;皮相·灵魂——小议留学生文艺[J];上海艺术家;1996年04期
10 何立荣;浅析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篇章失误[J];汉语学习;1999年01期
11 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2 文薇;留学生汉语听力培养教学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13 夏明;;兴起“洋务运动” 废除太监“八股” 清朝时期(下)[J];中国就业;2004年12期
14 李晓栋;徐年梓:耐水耐磨耐烫耐寂寞——访苏州维茨-益维高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年梓[J];科技创业;2005年09期
15 杨栋;;出国留学生商场用语交际策略使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
16 张舸;;论留学生个性心理词典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4期
17 王雅戈;;容闳与图书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5期
18 陈杰;;留学千里外,家书抵万金[J];留学生;2006年05期
19 辛畅;;因为离干,所以成长[J];留学生;2006年03期
20 ;留学生活实用情景会话(5)[J];日语知识;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同强;;留学生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授课教学探讨[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隋毅;车宏生;陈慧;;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庭深;丁晓慧;丛敬;牛犁;;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杨秀红;;巴基斯坦留学生生理学英语授课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邓锦波;于东明;文曙光;;留学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全英文教学体会[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宏;;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特点与经验[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国刚;萧洪文;王继丰;李开荣;;在留学生解剖教学中开展学习指导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付承英;;针对留学生的教学特点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成妍;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比较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春享;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俊亚;旅俄华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耕耘;留学生表趋向意义趋向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2 胡建刚;初级留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和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3 解晓宁;留学生看图写话中典型“把”字句表现分析及其对教材编写的启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4 李俊岩;留学生形声字意符表意意识的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阳;留美学生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1914-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剑利;留学生与南京政府兵工事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9 李芳兰;留学生朗读说话中停延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田靓;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及其与语音记忆的关系[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聿言;“留学娃娃”排队出国该喜还是该忧?[N];广西政协报;2005年
2 记者 陈志英;为留学生提供广阔创业平台[N];四川政协报;2003年
3 本刊记者 宋舒娟;巧用跳板 出国留学能省钱[N];成都日报;2006年
4 记者  庄云锋;面向海外学子的希望工程[N];济南日报;2006年
5 陈雍容;求职篇:网上学习职场ABC[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 梅文;欢迎外国游人留学生[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波 实习生 熊琦;丰台园尽显魅力[N];科技日报;2004年
8 丰镇平 梁莉;到中国,学西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刘志强 王瑞华;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下)[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抒点晴;“海归”变“海待”不必怨天尤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