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金霞周百成  
【摘要】:正各种培养微藻用的光生物反应器各具特色。但气升式反应器结构简单、易放大、能耗低,可以长时间无职守稳定运行。同时,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单位体积微藻密度不是最高,但单位占地面积产量最高。因此,气升式反应器可以作为控温车间生产用的首选类型。用气升式培养大型海藻,存在藻体易沉降、难以气升、相互缠绕、结团等问题。因此,我们重点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妍,董双林,金秋;几种大型海藻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郑彩璐;赵卓;王丽娜;;大型海藻对主要营养盐的吸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1期
3 邹定辉,高坤山;大型海藻类光合无机碳利用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1年05期
4 ;复旦大学利用大型海藻制成生物油[J];生物学通报;2010年09期
5 刘树霞;邹定辉;徐军田;;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3期
6 邹定辉;夏建荣;;大型海藻的营养盐代谢及其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7 王翔宇;詹冬梅;李美真;徐智广;;大型海藻吸收氮磷营养盐能力的初步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8 南春容,董双林;大型海藻与海洋微藻间竞争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4年11期
9 邹定辉,高坤山;高CO_2浓度对大型海藻光合作用及有关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年10期
10 ;海藻曾出现在6亿年前[J];科学世界;2011年04期
11 陈思晔,齐瀚实;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大型海藻细胞或组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1期
12 朱根海;南极欺骗岛沿岸大型海藻体上的附着硅藻[J];东海海洋;1988年01期
13 张菊清;大型海藻的经济价值[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01期
14 王仁君;唐学玺;孙俊华;;鼠尾藻提取物对亚历山大藻的化感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15 毛欣欣;蒋霞敏;傅财华;;朱家尖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02期
16 邹定辉,高坤山,阮祚禧;高CO_2浓度对石莼光合作用及营养盐吸收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17 黄道建,黄小平,岳维忠;大型海藻体内TN和TP含量及其对近海环境修复的意义[J];台湾海峡;2005年03期
18 骆其君;;象山港海域中定点漂浮物的大型海藻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4期
19 林强;张睿;;生物化工领域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0 丁农;张金卫;李江涛;鱼南洋;邹国平;冯世民;徐森华;;利用家蚕BmNPV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基因工程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蚕业;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霞;周百成;;气升式反应器培养大型海藻的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安鑫龙;李雪梅;;大型海藻对近海环境的生态作用[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3 丁兰平;黄冰心;谢艳齐;;中国大型海藻的多样性[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田志佳;王震宇;李锋民;安蓁;;大型海藻对短裸甲藻的化感抑制作用[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荷芳;周汉秋;;脂肪酸组成作为大型海藻分类标记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沈萍萍;齐雨藻;王艳;段舜山;;广东沿海大型海藻二甲基硫丙酸(DMSP)含量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郑新庆;林永青;黄凌风;;啃食性端足类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da)对筼筜湖三种大型海藻的摄食研究[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宪璀;范晓;韩丽君;严小军;娄清香;;中国黄渤海常见大型海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姚雪;;大型海藻分子分类策略研究及其应用探讨[A];第二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藻类分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肖松山;范世福;李彦芳;赵友全;;人类染色体自动识别排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海丽;无居民海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生态修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苏乔;我国几类大型海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李宪璀;海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4 殷明焱;组织培养保存大型海藻种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5 李丽霞;潮间带大型海藻对UV-B辐射的生理响应及其种间竞争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王仁君;大型海藻对有害赤潮微藻克生效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陈作炳;人工关节CAD/CAM相关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陈思晔;大型海藻细胞光生物反应器培养重要工程参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郑仰桥;CO_2浓度和阳光紫外辐射变化对珊瑚藻生理生化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9年
10 付万冬;四种海藻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鲁荣;大型海藻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夏雯娟;海藻之间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慧慧;三丁基锡与环境因子耦合对大型海藻裂片石莼的毒性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4 蒋益新;生物芯片共聚焦扫描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冯朝;缘管浒苔、蜈蚣藻和鼠尾藻对东海原甲藻克生效应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李伟平;DNA指纹自动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侯俊妮;浒苔对三种赤潮藻的克生作用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刘树霞;阳光UVR及其它重要环境因素对羊栖菜生理特性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9 雷光英;大型海藻龙须菜实验生态学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金芳;龙须菜对氮浓度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蕾;蛋白质分离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祝阅武;民企助推公安信息化建设[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海生;新世纪海洋生物技术主要发展领域[N];中国海洋报;2002年
4 记者 张可喜;城市乌鸦更聪明[N];人民日报;2000年
5 张嗣良;我国生物过程工程研究期待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卢家兴;我国成功解决干细胞体外制备关键技术[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记者于小晗;水痘疫苗可大面积接种[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